当她纤细指间摩挲在店长钟爱的黑皮书——《圣经》时,我只能呆呆的履行书架功能。
终于,她说话了,语速却飞快异常,看我表情茫然,不得不再次询问,“这是非卖品吗?”
当我老实告诉她这是店主任职教堂工作人员的私人珍藏自己并不清楚他的意向后,她便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天呐,你爱笑话我口齿伶俐到话多过分,恐怕你没有见过我的哑口无言。就是那样,我在静默中,听见有声音。然后,深刻入脑海。
哦,忘记告诉你,她叫原。
九月四日
昨晚居然兴奋的趴在电脑上睡着了,醒来看着尚未发出的E…mail才发现亢奋过头的我还没来得及向你讲述认识原的过程。
怎么描述呢,现在的我脑海、思绪、心房犹如龙卷风般混乱,上窜下跳的气流不停在拉扯,叫人一刻不得清闲。记忆颠来覆去,过去与现在交替放映,可笑的是,这些有你还有她的颠倒碎片竟能粘合的如此完美。
好了,喝着刚泡的冰薄荷茶,感觉带有泥土的薄荷香味由舌间到喉咙,再由鼻腔到大脑,思维和语言能力渐渐回归现实。
第二天,带上老板奉送的另本非卖品的《圣经》,我联系到她并约好在她上班的地方碰面。
原的公司在这座城市最高的写字楼里,墙体由大型落地玻璃组成,光鲜亮丽的外表让人感到这是个缺乏情感的地方。中国城市里大多数offce,都是一味模仿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写字楼,既高又冷。冲这气势,就可以教育到孩子们社会竞争的残酷。
听到接儿子放学的母亲这样告戒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坐办公室吹空调,在马路上汗流浃背派传单时后悔就晚了。”
站在写字楼旁的花坛边,路过的女孩匆匆走近一楼玻璃外窗,借着反光镜面拨弄头发,然后用吸油面纸去除脸上油光,剩下平滑柔软。花坛拐角处,男子数着时间等待,为下刻的遇见。等到这出城市情景剧按序上演离去后,我也忍不住上前撩抚乱发,光亮落地镜子反射出一张年轻而苍白的面容,若再戴上十字架便是近乎典型的歌特阴颓风格。
当长短时针在五和十五之间形成锐角时,面目相仿的男女依旧纷涌快步走出,像打开夏季潮汛的闸门。他们之间,或招手跳进出租车或开车,急匆匆赶赴下个岗位。他们中也有厌烦又不得不赶回家做饭的中年人,也有围作一团商量去哪玩的年轻白领,更有不慌不忙驱车归家的老者。无一例外的是,当他们一脚迈出公司大门时开始松弛神经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