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的就业机会,如政府许诺不裁减公务员、提前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这实际上是以政府之力,人为地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过程。这种人为的方式,从短期来看,对减少失业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导致人力资源的误置,妨碍香港经济的大转型。
而这种人力资源的误置,不仅劳动者本人的人力资源仍然会无效使用,而且它也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即个人失业并非“技不如人”,而是政府政策安排的不合适。其结果不仅个人不需努力改进自己的技术技能,而且还会形成对政府的完全依赖性。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失业问题的短期解决只会是昙花一现,长期看必将导致香港的竞争力下降,大量失业进一步增加。因此,目前香港要做的是以市场法则为依据,如何促使香港的人力资源重新整合,以便推动香港经济的大转型。
(2001年11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45节 香港公务员薪资该调或不该调
香港经济出现困难,民众怨声载道难以避免,特别是那些处于低层及失业的民众,更是有不少难言的苦衷。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香港公务员不仅手端“金饭碗”,而且在私营企业薪资屡屡下调之际,其薪资还微微上升。如果说,在市场体制下,公务员的薪资确实是物有所值,那么薪资水平高一点,人们也不会感觉到多大不公平及不满。但是,近期来,有些公务员部门效率低下的事件时有发生,香港社会各界对其公务员的薪资水平议论也就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说,在发达的市场体制中,薪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它能够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断地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劳动力资源实现有效的流动与配置。但是,劳动力要素与其他要素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完全依附在个人身上,其资源的有效使用程度如何完全在于制度安排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全在于个人的主动性。如在国内的计划体制下,尽管那时人们的工资水平十分低下,尽管有些人会通过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