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他们吵架的理由更多了,吵架的内容多半又转向儿子的抚养和教育。周小雯更是越来越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许越峰的教育她看不上,而她又不甘心孩子全由自己带着。她经常牢骚满腹,怪许越峰不教育孩子,及至许越峰管孩子,她又嫌这嫌那。怪许越峰把孩子教坏了。两口子为此经常闹矛盾。曾经几次闹到要离婚的地步,不过就是说说而已,两个人没有谁真正的想去离婚,或者去实施离婚。
在改革浪潮席卷祖国大地的时候,西京这所文明古土上的人们也觉醒了,许越峰们率先下海了。许越峰从朋友亲戚处筹集款项,最先买了私家出租车,许越峰开上了自己的出租车。几年下来,还了借款,除剩余了一辆车,还有了小小的存款。自信又重新回到了许越峰的心里。他许越峰不愧为堂堂的男人。他发誓要给小雯幸福的生活。
周小雯兴奋了好一阵:“我没有看错人,我就知道他能干。”周小雯对好友说着,心里又泛起了丝柔的甜蜜。然而金钱是买不来文化的,金钱掩盖下的虚假表象是掩盖不住隐藏在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别的。许越峰还是错了。
随着出租车越来越多,加上出租车司机的辛苦,许越峰决定卖掉出租车,转而经营饭馆。得到了周小雯的同意,许越峰的饭馆大张旗鼓的开张了。许越峰到底是有些能耐的,他的饭馆一开张就生意红火,门庭若市。现在许越峰早就不经营饭馆了,改而经营起超市来,生意越做越大。这又使周小雯感到骄傲。她的大学同学,两口子都是大学老师,一个月下来也不过就是千百元。
周小雯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同学们在一片赞叹声中羡慕周小雯的英明决策。一家两制是那个年代一国两制下的附产品。一个人争钱,一个人挣事业。可是,及至又回到日常事务,周小雯又被许越峰的作风气的晕头转向。她已经失去了再改变许越峰的信心,她时常用的一句话便是:“汝之不可教。”或曰:“朽木不可雕也。”以泄她心中的怨气。
有了金钱的许越峰宛然忘记了自己的出身。然而,他的懒散是根深蒂枯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在大学一直受着文化熏陶的周小雯越来越觉得和丈夫没有了共同语言。除了那日渐曾多的坏习惯,许越峰变得更加不屑一世。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周小雯的心变得漠然了。哀莫大于心死。也许这就是婚姻,这就是生活,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他们生活的轨迹和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