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陈纪正跟梵芸依汇报了一个好消息,二十多万枚地雷已经在围绕梅林寺镇的山坡上安家了,他把埋有地雷的地图交给了梵芸依。
“警告牌做了没有?”梵芸依担心镇里的不知道会出事。
陈纪正回道,“回教官,山脚下都拉了绳子拦着,每隔百米都立了警告牌,我们也跟镇里的百姓宣传了山上埋了地理的事情,大家都很理解。”
“做的很好,从朱家台子到张家楼子的那一段莱河河里也安置上□□,仓库里有不少,布置□□,我会给你泡派一位老师过来。”梵芸依看了地雷分布图,对玛瑙河流域的安全很担心。
“是,教官。”陈纪正声音洪亮回道。
“鲨鱼,安排队员到江陵县长期留守,注意倭军动向,破坏倭军的物资支援,安排队员暗中排查镇里所有居民身份,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镇子周边的暗哨也要继续安排,我没想到的事情,你来补充不用汇报,直接去办。”梵芸依把她想到的事情都说了。
“是,教官。”陈志俞严重认真的接受了任务。
镇里虽没有兵工厂,但是有鞭炮厂,是镇里的几大家族一起经营的,在生产鞭炮烟花爆竹的同时,掩护生产□□、地雷、□□,不然这家地下兵工厂早被果党征收了,为了保护家人,镇里的几大家族很乐意参与。
梵芸依跟京城的金德瑜联络后,金德瑜亲自登门拜访老朋友,推荐劝说他们到梅林寺镇帮忙。
老爷子们一听都挺愿意的,只可惜家里的儿女们担心他们的身体,不让他们远行,他们就安排了家里的继承手艺的小辈前去梅林寺镇参与古董修复的工作。
梵芸依已经很感谢了,她在镇上也贴了招聘启事,本来是撒网捞鱼,没报希望的,却没想到镇上新来的居民里还真有会修复古董的人。
图书馆被命名为兴华图书馆,意喻是为振兴华夏而读书,梵芸依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未来的华国注入新鲜血液。
打开门迎接大家入内看书的那天,图书馆并没有搞什么仪式,又不是做生意,在图书馆看书都是免费的,属于慈善事业,每天过来看书的人多不胜数。
两个月的时间,经由五十多个古董鉴定专家,二十多个古董修复专家,上百个小助理,从几百万册的图书中把珍贵的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