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次,大人如此没有了区分的手段,相差无几我们实在是难找那么多书来供给考生翻阅呐!”
公子帆微微一笑道:“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因此在年前就让霍桑和相关人员进行统计,将我择选的数目进行清点。而按照礼部贡院里的规格,考生面向南方,每一个道考居所都有两位考官三十六名考生和三十七个卫兵。我姑且估计了一下,若是每一道分发两套,剩余十套左右。而按照往年缺考率来算,大概可以是每一道三套左右。而且我已经上书陛下,不日就该发下皇令了。”
王汉成听了公子帆的话,也就不得不承认人家之所以如鱼得水的原因。感情是都做好了,就等着你的一句话,只要两个人稳妥的达成协议,其他人再怎么也都好说。
二人又坐了不多时,誉王到了,当然,他自然也是为了这件事而来。毕竟是两位大人,万一动起手来也要有个拉架的。
作为礼部尚书,誉王也常常是忙到焦头烂额的,而且这科考之事,也在他的分内。至于革新体制,在有些方面还是有道理的,虽然人心惶惶,开始很多人仍然看好。
看到两人在一起对坐,誉王舒了口气,公子帆笑笑,起身带他们去了国子监。他已经提前告诉职员共同商议,总不能放了其他人鸽子吧!
当他们到达国子监时,其他的官员早已集结完毕,三人一来就连忙行礼相迎。
不久后,公子帆就开始了讲话:“在秋闱之时,本官外出擒贼,不在京城。因此就委派时任司业邀及各位一同出题十二科,结果收获甚微。终其原因,我自以为是由于外围官员的干扰,各位不敢胡乱备题。我略觉有违本意,但是由于避讳幼徒科考一事,不易当面出题。故,此次出题,应当继续交由各位学官,今天的言语,只是告诫诸位出题的要义,以便择选一类为政有能的官员来肃清朝政。”
杨环连忙出列回应道:“祭酒大人所言甚是,不过杨环觉得大人应该讲一些实际的东西,而不是在这里凭空捏造。我觉得大人应该拿一些什么东西供给我们进行参考吧?啊?诸位觉得如何?”
看着一时间纷纷攘攘的,公子帆苦笑不已,这张嘴真是厉害,但是仍然道:“挑夫不以粪臭,杨教习真言难尽,我现在应该表个态的。然约束文书,必制人思、抑人功,读百家之句,合一人之观,使得学术腾飞,富达一国之盛。至于杨教习所说的题例,我已备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