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长出来之后的白色绒毛,如同北方柳絮。所以,我来这里时决定开始讲文史学,就是让大家可以粗浅了解一下我们的社会发展缺少什么。
“我刚刚看到你们谈森林法则,但是不是一种人文关系,如果说是人文关系,我觉得弱rou强食是这个世界建立的产物。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思想。不过我比较欣赏日本,一个盗取其他国家人文的国家,不过因为思想改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继而打败了他们曾经效仿的国家,所以我今天决定讲思想这个话题。
“我今天讲文史学,为什么要讲思想?为了今天的上课,我昨天问了一个老师,他问我,你觉得文史学最重要的是告诉别人这个时期的历史还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我说应该是方法。他说,你过去听过很多老师们文史学的课程,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说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种感觉关系的养成,伴随着我们一生。
“虽然文史学是文学和史学,但是都需要理解,从而可以通过思维的反馈形成自己的思维观念,于是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比如说,百家争鸣。无论是哪一种学科,思想至关重要,掌握思想就可以收揽一切观念的养成。不管是哪一个文学著作,还是历史中心,思想永远都贯穿其中。
“我们做什么都是先想再做,所以我决定把文史学的第一课放在‘思想’上。
“什么是思想?比如说,我在这里讲课,这就是自己的一个思想输出。你们在那里听课,并且有自己的问题和情感的认知,是你们思想上的反馈。就像坐在教室里听课是一样的。从专业角度来说,思想是支配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样就会形成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情观。在三观(或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之前,什么事情都会影响你个人的发展,比如说‘孟母三迁’。
“在文史学,思想会贯穿所有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有了这样一条线索,就会让你明白文学作品或者文献作品中作者的写作动机。比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有极少部分超出了这个概率,因为存在一个时机的契合点的问题,所以导致一部分事情超出了这个有机联系的概率。
在同一个背景下,不同的人去做这件事,结果也会不一样。
“咱们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也不是偶然,就比如在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想上,受制于当时的一致认知,否则你就是疯子。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