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娘家人的大舅来砸,这是古代的规矩,由此可见在古代入赘的男人地位多么低,连砸棺材钉的资格都不配有。
要是不懂规矩,七根全砸下去了,这就成了封魂钉,其后代男丁是要夭折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镇魂钉,这种法子就是纯粹害人的。
我以前见过一次这种棺材,户主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位女性,因为通jian被大太太娘家那边的人抓住了,直接就给浸了猪笼,然后他们再把尸体捞上来,表面上看是风光大葬,实则暗地里找了高人帮忙,用四根钉子全砸下去,分别正对着死者尸体的额头眉心,肚脐上三寸,左右膝盖处。
在藏地时我就是用的四根钉子,那是情况紧急没法,所以我说那法子是下下策。
我给了多吉母子六万块钱,希望他们能平安的坚持过三年,三年之后在掘坟开馆重新安葬。
眼前的客家祠堂,棺材全都是用的六钉,我今天是第一次见用六钉的,还想着明天有机会了找村里人打听打听说道。
起钉后,我看不到棺材里的情况,只看见老人分批次的拾出来一块块白骨,那些骨头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一块块被捡到了大陶罐金瓮里。
小护士正跪着,这时我小声的问。
“这么多人出动,就一个金罐,难道一次就开一个棺材?捡一具骨头?”
“嘘....文哥你说话小声点。”
见没人注意到,小护士低着头小声说:“所以我说很慢啊文哥,要一个多月呢,我问过我爸,我爸说客家人二次葬一直就是这样,还有些大家族的,办一次要半年多呢,我爸说我们算是好的呢。”
确认棺材内没有骨头了,老人双手平举着陶罐,朝前喊话:“避面起身,子孙让路,回家净身。”
人群纷纷起身。
混在队伍中,秦云云小声问我:“文材,那件事你准备怎么办?”
我拍了拍膝盖上的土低头道:“走一步看一步,先回去在说。”
这一来一回用了两个小时多一点,回去的时候还不到十二点,村里人大多都睡了,但门口的灯还亮着。
暗黄色低度数的钨丝灯泡照着村间小路,老捡骨师面无表情一丝不苟,他手很稳的捧着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