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来,又能干什么?
早些年还在上米村的时候,姑且还能使唤于大宝他们早点下地干活。但是而今的于家,别说下地干活,就是家里内内外外的活计都有下人在干了。
连他们老两口都闲在家里,每日顶多就带带孙子孙女,再把于大宝他们叫回家里来,可不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变成游手好闲的混子?
也所以,于老汉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于书楷的决定没有错。反正孩子们还小,就让他们继续往下读。等火候到了,就进考场。万一运气好就考过了呢?不说像于书楷这个四叔这般厉害,考个童生、考个秀才,肯定也是极为体面和风光的。
于老汉是这样想的,也就认真说给了于大娘听。
于大娘本就不是榆木疙瘩的性子,被于老汉这么一说,她立马就自己学会变通了:“对对对。万一考上了呢?早些年咱们对老四也没太大的指望,就想着别让老四跟老大他们三兄弟似的,成日里下地干活累得慌。谁能想到现如今,咱家老四都变成举人老爷,还能当官了?”
越说越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于大娘连连点头,脸上的担心和发愁转瞬间散去,只剩下满满的期待和高兴:“果然还是老四有主意。这事儿就该听老四的。只要大宝他们自己愿意读书,又读的下去,那就接着读。万一就真读出什么花样来了呢!”
必须得承认,于书楷早年那些不怎么好的表现,而今反而成为了于老汉和于大娘考量于大宝他们的标准和依据。
想想小时候整个村子里都在夸赞隔壁王锦言读书好,都说他们家老四不是读书的料,没有读书的命,就只知道偷懒跑出去玩。连夫子提到他们家老四也是一个劲的摇头和叹气,根本不看好他们家老四……
再想想于大宝他们几兄弟自打读书之后的表现,确实比没读书之前要懂事很多。而且也没听夫子说于大宝他们学的不好。即便是于书楷,也只是说“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换个说法,不就是不好、但也不坏?就还行?还有努力的余地和机会?
别说,于大嫂三妯娌也正气氛凝重的凑在一块嘀咕这事儿呢!
“三弟妹,你平日里最有点子。你说,大宝这几个孩子,真要让他们继续读下去?这不是平白浪费四房的银钱么!”于大嫂皱了皱眉头,想着自家明明都听到了,却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