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理解不是他的工作吧。业绩有了,绩效拿了,让大家都赚到钱,更实在一点。”
水清自行领悟,但也说不上很高兴:“也是,效率先行,只要业绩在,不缺想来的人。”
闻又微起身,拍拍她的肩膀,想起陈述说过很多次的“你选择站在跑道上你就要向前跑,如果想要哥俩好,想要所有人都理解你,你随便去哪个山沟里开个家族农家乐都行”,说是“效率先行”也没错。
闻又微说:“再想想吧,不管哪个说法是真的,只有自己认可和接受了,做起事来才会舒展,你始终有选择权。”
闻又微从咖啡厅出去时长长舒出一口气,水清走不走是另一回事,她轻松因为她刚刚做完了自己的课题。
这番沟通对她来说很重要,原本只是想给水清一个解释,好叫对方知道信任不算完全错付。说完之后,连带自己都有几分想开。
人是不是低头久了就容易变成一只老乌龟,再抬头都觉得不习惯?
小时候看大人好像带着很多难言之隐去生活,有那么多说不出的委屈,不敢碰的边界。可是,有多少是碰了知道不能再碰的,有多少是自己先退了一步觉得不该追问的?
那算是找到了更好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还是习惯于接受了人可以被消磨,可以被打败,接受了有很多事就是无法争取的?然后慢慢习惯于失望,习惯于不再追问,然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样子。
是际遇不断打磨我们,塑造了我们对外界的认知,还是际遇与我们的偏见完成共谋,把我们关进了一个思维定势里?
不,我不想这样,我还是想要活得有劲儿一点,想要活得不服一点。不要主动沮丧地接受不符合想象的事,我要先问个明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失望。
关于要不要离职她有了新的想法,闻又微觉得或许还能再救一救。为什么一定是离开呢?此时此刻在此地不能解决的问题,换个地方就没有了吗?
回到家洗完澡,她正想找个朋友聊聊的时候,看到了梁爽发来的信息——问她周末有没有空,链接里是一个讲座邀请。
闻又微正有空得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在沙发上靠住,两人直接通了语音。
顺手点开邀请一看竟是个针对职场人的心理健康讲座。这俩关键词撞一起,让她脑海里飞快浮现一个人,闻又微有片刻怔忪,问:“怎么想起来听这个?”
梁爽语气轻快:“是我们一个客户赞助的,但没植入、不卖货,讲座质量很高。上次有同事去听了这位主讲的课,回来说天灵盖都打开了,跟做开颅手术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