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运输物资,去运输北方的面粉。
待三家粮食铺子都询问完,韩彻心情可谓是越来越好。
“大人,你怎的这般高兴啊?”此时,韩老三明显一脸还未曾明白过来的样子。
韩彻听闻,就笑着问他:“阿三,你可知为何松州官府这次放粮如此爽快?价钱还这般的低廉?”
商人做买卖,自是为着挣银钱。那么粮食铺子里的售价,他肯定是要有赚头的。这就使得韩彻不用去查看常平仓登记的出纳数据,都可以确定,松州官府这次放出的那一批粮食作价,一定会低于今日所询问到的数额。
韩彻也从不去奢望,松州这同一批官员,会突然齐齐良心大发现,变成了一群一心只为民的好官。
想到这,韩彻就又叹气道:“他们如今能这么的积极,说到底不过是能通过常平仓放粮,获取到利益了。”
因为这次的常平仓改革中,有一条就是,官府放粮后所售卖到的所有银钱,朝廷让其一律置换成当地的特产。
第121章
赠图
从目前实地考察,民间查询得到的结果来看,对于常平仓的改革,松州这边所呈现出来的情况还算是不错的。
“官府放了好多粮食出来,粮食这才便宜了。”
“说起来,好像也就是从这个月初放粮后开始的,一些东西也变得突然特别好卖起来了。跟布帛一起拿到草市上,好些商户抢着收呢!”
“以前像这些东西,商户也是收的,不过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据说是因为官府也下令要收,要的量还都挺大的。”
接下来,又连着好几日,韩彻带着韩老三在各乡镇探寻时,听到的百姓回答,几乎都是像这样差不多的。
所看到的,也是官府开始大量收购当地的一些土地产和手工制品后,使得原本作价便宜的这些东西,陆续开始跟着涨价起来。
没办法,纯手工劳作下的社会生产力,它就只有这么大。
官府将常平仓放粮售卖得到的银钱,全都兑换成本地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需求一下子暴增起来,这些物品的身价自然就跟着涨起来了。
一时间,竟还带动了各乡镇的经济。
待到这次调查结束,韩彻带着韩老三也就接收到了工作组呈送过来的,松州常平仓的库管官员用此次放粮后所兑换的一大批各色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
“大人,他们这次呈送过来的账册所登记的各类物品的价格,跟咱们这几日巡查时查询到的售卖价钱差不多!”
在跟随韩彻一起仔细看完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