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那含州,巩州等地,今年也种植不少棉花,产量都很是不错。我还想着今年棉布这价钱能便宜些呢!”韩彻就这般说道。
店家一听,只得解释道:“郎君有所不知,这不是这个月初官府下令,让大家将秋税征缴的物资都换成各种布帛么!”
所以仔细算起来,这些布帛的作价还是前不久,官府开始秋税征收之后上涨起来的。
店家就还表示,眼下这价钱别看着是涨了不少,可说不得过段时间后,还会再涨一些呢!
韩老三都听懵了,下意识的就看向韩彻。
在他看来,整个府州百姓所需缴纳的秋税若全都换成布帛,这得要占据多少啊!如此一来,今年松州所增产的那点棉花量,说不定还不够填补被官府征缴走的,这作价又如何能不涨起来呢!
韩彻面上倒平静的很,只说这价钱既然不能少的话,那他就再考虑考虑吧。
待到俩人逛完草市回到水驿,韩老三还在犹豫这次要不要在松州多购置些布帛回去。布帛是日常穿用必不可少,还能做实物货币使用。所以在时下,囤布帛都几乎能等同于存银钱。
像京城中那些世家大族们,家中府库更是没少囤积各种精美布帛。
“囤倒是能囤,只是一些普通的囤起来,价值未必能有过去那么大了。”见着韩老三这模样,韩彻忍不住出声提醒他。
“为何?”韩老三不解的看了过来。
“你可看懂了,今年松州布帛上涨的缘由了?”韩彻问道。
韩老三想了想:“因为今年秋税全换成征收布帛了?”
韩彻摇头:“布帛轻便又比粮食值钱,还更好运输,朝廷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政令了。”
过去因为运输上的困难,朝廷如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就好比去年那种情况,才会从松州的常平仓调拨粮食。不然在正常情况下,其实朝廷对江南区域的税收都会换成更为轻便又值钱,还不易产生损耗的布帛。
韩就还说道:“漕运经过改革后,如今一切也都由官办的专门运输队伍负责,已经不需要各地方官府再为此劳心。”
“那是为何?”韩老三想破脑袋,也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若不出意外的话,应是与常平仓改革有关。”韩彻就说道:“明日一早,你随我再去附近调查一番吧。”
第二日一早,食用过朝食后,韩彻让工作组的人按照之前计划所分派的任务去执行,他则继续带着韩老三换上了一声麻布做的衣裳,再乘坐水驿提供的驴车,又找了个本地的人陪同出行。
松州港口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