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的形式,百姓形成了家庭手工业。那么松州则是经由长时间的纺织发展,逐步才形成的。如今松州纺织业更是大盛,可谓是达到了十室九织的程度。
“你这些棉布倒确实不错。”韩彻这时也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后,不由得赞叹道。
在柏州任职的那几年,又一手开办了纺织大市场,使得韩彻现在对于各类纺织品也可谓是了解颇多。
说起来,在气候上这一块,处于干燥少雨,日照充足的西北区域,柏州所种植出来的棉花质量,是绝对要比江南等区域更佳。
但也正是因为气候干燥,湿度不够,又使得在纺织这一块,柏州所织造出来的棉布质量无法比拟江南区域的。
再加上江南区域纺织业发达由来已久,对于纺织技能,更是其他区域比之不及的。
这不,江南区域不过才推广种植棉花刚两年,眼下这草市上的提花布款式之多,颜色之绚烂,还有这质量,都已经达到时下可归类为上品的程度。
然这还是民间小家庭织造出来的。
“郎君可要购置一些?”摊主这时也笑着继续问道。
“作价如何?”韩彻也问道。
摊主一听,甚是高兴的给韩彻逐一介绍了一遍价钱。
结果期盼着韩彻总能购置些的时候,却见他又站了起来,呈现一副明显不打算购买的样子了。
摊主正暗自在心里自认倒霉时,未曾想韩彻又掏出钱袋,塞了把铜钱给他。
“郎君都未购买我东西。”摊主一脸怔愣道。
“适才劳你辛苦介绍一番了。”韩彻就如此说道。
摊主所售卖的布匹质量其实都还是很不错的,在作价上也是比较实惠的。奈何韩彻还有公务在身,自是不好这时候去购置布匹。
“我还有些事情,想与你打听。”韩彻这时候又说道。
“郎君直问便是。”都已经收了一把铜钱,哪怕没做成生意的摊主这会也很是高兴。
韩彻一连串的提问就也开始了。
“松州今年的棉花作价是多少?”
“米价呢?”
“去年和前年的作价又分别是多少?”
直把摊主问得一头雾水,因为他实在没办法想明白,韩彻好端端的布匹不买,却在这里花钱询问这些东西作甚。
不过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这些全都是松州百姓皆知的事情,摊主也就都逐一清楚回答了韩彻。
这些年没有战争,之前的两个党派之争虽然激烈,但主要影响的还是朝堂。
“棉花去年作价贵着呢!今年种植得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