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显赫,而是家里韩彻三兄妹的婚事。
韩老三对韩家的归属感还极强,这会更是已经万分激动的在那里计划着回京前的各种准备了。
“大人,回京城之前咱们多带些孜然回去吧。京城那边孜然的作价肯定要昂贵的多,咱们带回去便不用再花钱购置了。”
“嗯,那就多带些。”韩彻应下。
“棉布什么的也多带些,京城那边天气也不知晓能不能种植得出来棉花。”韩老三又道。
“能种的。”韩彻便说。
“好吧,那咱们还带吗?”韩老三便问。
“不带棉布这些了,多带些白羊皮和提花羊毛毯吧。”韩彻道。
早前,除了第一年只有职田种植棉花时,韩彻担忧太过打眼,便没有给家里人寄棉织物外,后面每一年都会寄回去一大批。
这次韩彻被调遣回京,虽是任职的户部司,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因为外放的缘故,有职田作为俸禄贴补。但韩彻回去后,主要便是负责全国棉花推广的相关政令。
“那好吧,西瓜子呢?咱们这个多带些回去吧。”韩老三又问道。
“带吧!种子也带些回去,到时候咱们在京城也能种。”韩彻说道。
“嘿嘿。”已经对磕西瓜子迷恋的韩老三,瞬间就高兴起来了。
接着韩老三又问了韩彻好些,比如羊油面茶和牛肉干这些要不要带。这几年在柏州生活,韩老三从最开始的不怎么习惯,到现在已经变得喜欢本地的一些特色吃食了。
这些也耗费不了多少银钱,韩彻索性便让韩老三自己去看着准备。
对比起韩老三这份纯粹的兴奋和迫不及待,韩彻想到的事情便多了不少。
如今正是太子之争最激烈的时候,老皇帝却突然把他调拨回去。哪怕韩彻有心想避开这些事,只怕到时候也未必能事事如他愿。
第102章
询问
京城这边,朝廷刚决定要把韩彻调拨回京时,就柏州新刺史的人选,也很是引起了一番争议。
柏州原来是个最为贫瘠落后的下等府州,但凡有门路有能力的,都不愿意去。
韩彻在柏州任职的这几年,户籍造册上的人口数量也依旧未能得到大的发展。这对刺史的政绩考核来说,也确实特别的重要。
不过人口增长的最终目的,说到底都是为了增长税收。
每年年终的时候,朝廷对地方主官的政绩考核,也是以税收的多少来做主要的评判。
府城纺织大市场的这种集约经营模式,使得百姓种地积极性被强烈激发,便也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