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韩彻一早便预料到的。藕粉制作技术是真不难,传统制作法不过是磨浆——洗浆——漂浆——沥烤四步而已。
不过藕粉制作容易,莲藕种植却没那么快跟上。商户们历来看的是商品,一时半会很难去想到农业种植技术这个源头。
因此安南县藕粉的销售并不让韩彻担心,他只需要在集市开市前,尽可能的把这消息宣扬出去,招来更多的外地客流。
思来想去,韩彻觉得还是老办法最好用。
于是他命售卖藕粉和蚝油的铺子,凡外地商户,皆可获赠一本新神话故事和一坛子的新吃食:“此为新吃食,可拿去店中做试吃用。若客人食用满意,还盼多多支持。”
几日后,府州有名的食铺,突然又新增一神话故事。
说起来,这《芙蕖救亲》因流传的太广,好些食客已经有些听腻。食铺也在逐渐减少了它的说书场次,改换了其他故事。毕竟这说书引客效果着实不错,如今府城内各食铺茶肆皆学起了这般操作,连带着各类民间故事也被搬到大众眼前。
结果这新故事一来,那熟悉的开头:“话说,安南某地……”又重回大众耳朵。
“咦?怎的又是这安南?”有食客就纳闷了。
“别说,这安南也着实是个好地方。”同伴是个爱吃的,安南生产的藕粉他喜欢,但最为喜欢的还属蚝油这款鲜味调料。
府州一样靠海,当地人素来喜食海鲜,自然也就会对能给各式菜肴增甜鲜味的蚝油极其喜爱。
“再好又如何,一偏远小地,往来忒不方便。”前者不以为然道。
同伴闻言,倒也认同。
年前府城好些人被《芙蕖救亲》吸引,派遣仆从去了那安南购置藕粉。但很快,随着商户们将货品补上,便是作价比安南购置贵上不少,但与这些人而言,重要的不是那些个银钱,而是方便。
尤其是在安南本地买,还需得限购。
似这般过于费时费力,渐渐的,新鲜劲过了后,为自己食用而派遣仆从跑去安南购买者便越来越少。毕竟但凡能吃得起藕粉和蚝油的,本就是不差钱的。
接着,二者便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认真聆听说书。
结果没多久,众人便皆听入了迷,连那餐桌美食竟也忘记享用了。
众人眼睛看去的方向,皆是那正厅中央高处的说书台上的先生,耳朵里能听见的,也只有那说书先生激情的演讲。
这次讲的正是韩彻送出的那本《牡蛎仙》。
“话说安南某地,这年不知为何,接连半月大雨。雨势庞大,一些地势较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