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没希望了。”蒋婷叹了口气,看了眼渐渐到齐的人,不再说话。
明黎敛了敛眸,微微垂头看着前面的椅子, 红绒布包裹着,摸上去软而滑,周遭的声音被她自动过滤,思绪已经不知道神游在了哪里。
蒋婷这话其实也是她想说的。
明黎对自己一向有把握,考完后答案其实就出来了,她精准估了下分,理论成绩应该还可以,但实验......
并不理想。
植物学部分还好,考点在植物解剖与分类与植物生理学,但动物学部分考察了检索表的使用和编写,生态学部分要求绘制种群生命曲线;测定种群增长率,好在实验中提供公式,至于遗传学本来就是她的强项,倒也算完成得不错,这些实验与往年实验其实差不离,就是考察学生对知识是否稳扎稳打与融会贯通。
只是,生化实验......考的是蛋白质的分离纯化(his-tag亲和层析法)和浓度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纯化用三蒸水进行定容时,她就有些紧张,上样时因为手抖甚至产生了一点气泡,但重做试验肯定来不及,她只能继续做下去。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紫外光区为:±1nm,500nm附近±2nm,明黎并不确定自己的cao作能否得到高分,但她心里已经给自己打了个负。
整个生物化学实验考试一直都在促使学生思考:“我做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我做这一步会得到什么结果?”、“为什么ni与组氨酸标签之间会存在亲和力?”、“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两种浓度不同的咪唑溶液?”、“加了之后上清液中是什么,层析柱上结合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考前她有重复做过许多实验,但这一届由北大命题,出了名的刁钻,并不适合她这样的考生。
她想到张展那日的话,他佩服他们高一就进省队,羡慕他们是天赋型选手,但明黎知道自己并不是,她只不过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别人在吃饭时,她在背知识点,别人在睡觉时,她也许还在冥想试题。
考试也仅仅是因为她试卷刷的多,摸得清应试教育的考点而已。
从小明黎就知道自己不过是有那么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