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rou祭供。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而且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祝,遇有暴风骤雨,要烧黄腊祭鬼;小孩生病,要拜献石头神;大人生病,要杀猪祭水井神,并取“灵水”治病;家有不幸,要“做牛鬼”,即“推牛还愿”,祈求神灵保佑。相信财神,并有“开财门祭”,人畜生病﹐经巫师占卜﹐认为是某种鬼群作祟﹐则须按成例购备祭品致祭。
他们相信鬼神的存在,并将其分为“善神”和“恶鬼”两大类。因此其宗教活动常因善恶对象之不同而有别。对被认为能造福於人的善神作虔诚的供祭,对那些被认为专门与人为祟的恶鬼,则采取躲避、驱赶和进行不得已的讨好或哄骗。他们认为恶鬼只吃荤菜﹐因此一般祭大鬼群(超过十二个)用牛﹐中鬼群(四至九个)用猪﹑狗﹐小鬼群(二至三个)用鸡鸭。但人们认为恶鬼不会赐福﹐专门作祟﹐祭鬼乃是迫不得已﹐不但不必虔诚﹐而且可以欺骗。所以用蛋代替鸡鸭﹐家畜家禽也可以小充大﹐或以rou代猪﹔酒饭数量也可以少充多﹐由巫师念咒蒙骗。
苗族古歌里,唱了苗族始祖的产生,是蝴蝶mama生的12个蛋孵化而来,其中3个是阴蛋,没有孵化出来,成为了散在人间各地的各种鬼神。
可以说苗族的社会制度呢,是从原始社会的末期,直接进入地主经济状态,后来才逐渐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信仰上,受到的人文宗教的影响,并不大。当然,我们也有一定的人文宗教,石门坎文化,我们也有信基督教的,蓝花村寨,旅游村寨,这个村寨里有教堂,有很深的文化在里面。
六、苗族的服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明清时期的书籍记载,往往对苗族的称呼就是白苗、黑苗、花苗、红苗、东苗、西苗。
还会根据头饰不同称呼为歪梳苗、短裙苗、八寨苗等等。这些是历史上对苗族的一些片面的认识的称呼。
历史上苗族是迁徙的民族,尤其是迁徙到黔东南、贵州地区,贵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在以前交通不方面的时候。虽然直线距离不远,但是见面要走半天。所以常常有一句话叫“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