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置一词。长乐老惯作此态。学士李崧,新任为左仆射,独从旁力诤道:“屈身事辽,无非为社稷计,今日若不称臣,他日战衅一开,贻忧宵旰,恐已无及了!”延广犹辩驳不休。重贵正倚重延广,便依他计议,缮表告哀。晋使至辽,辽主览表大怒,遣使至邺,问何故称孙不称臣?且责重贵不先禀命,遽即帝位,亦属非是。景延广怒目道:“先帝为北朝所立,所以奉表称臣。今上乃中国所立,不过为先帝盟约,卑躬称孙,这已是格外逊顺,有什么称臣的道理!况国不可一日无君,若先帝晏驾,必须禀命北朝,然后立主,恐国中已启乱端,试问北朝能负此责任么?”强词非不足夺理,奈将士乏材何?辽使倔强不服,怀忿北归,详报辽主。辽主已怒上加怒,再经政事令兼卢龙节度使赵延寿,从旁挑拨,好似火上添油。那时辽主德光,自然愤不能平,便欲兴兵问罪,入捣中原了。后来战祸,实始于此。
晋主重贵,毫不在意,反日去勾搭一位嫠居娇娘,竟得称心如愿,一淘儿行起乐来。看官道嫠妇为谁?原来是重贵叔母冯氏。冯氏为邺都副留守冯蒙女,很有美色,晋高祖素与濛善,遂替季弟重胤,娶濛女为妇,得封吴国夫人。不幸红颜薄命,竟失所天,冯氏寂居寡欢,免不得双眉锁恨,两泪倾珠。重贵早已生心,只因叔侄相关,尊卑须辨,更兼晋高祖素严阃范,不敢胡行,蓝桥无路,徒唤奈何!及为汴京留守,正值元配魏国夫人张氏,得病身亡,他便想勾引这位冯叔母,要她来做继室。转思高祖出幸,总有归期,倘被闻知,必遭谴责。况且高祖膝下,单剩一个幼子重睿,自己虽是高祖侄儿,受宠不殊皇子,他日皇位继承,十成中可希望七八成,若使luanlun得罪,岂非这个现成帝座,恰为了一时yin乐,把他抛弃吗?于是捺下情肠,专心筹划军事,得平定安从进,成了大功。
到了赴邺嗣位,大权在手,正好任所欲为,求偿宿愿。可巧这位冯叔母,也与高祖后李氏,重贵母安氏等,同来奔丧,彼此在梓宫前,素服举哀。由重贵瞧将过去,但见冯氏缟衣素袂,越觉苗条。青溜溜的一簇乌云,碧澄澄的一双凤目,红隐隐的一张桃靥,娇怯怯的一搦柳肢,真是无形不俏,无态不妍,再加那一腔娇喉,啼哭起来,仿佛莺歌百啭,饶有余音。此时的重贵呆立一旁,几不知如何才好。那冯氏却已偷眼觑着,把水汪汪的眼波,与重贵打个照面,更把那重贵的神魂,摄了过去。及举哀已毕,重贵方按定了神,即命左右导入行宫,拣了一所幽雅房间,使冯氏居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