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跌,你抓在手上的就剩下纸了。”
马老师在旁边点头:“这倒是真的。你看前几年炒国债多红啊,前年327事件搞的,人都被抓起来了。”
陈凤霞没炒过国债,她对国债券最大的印象就是还在社办厂上班那会儿,被厂里强制购买的200块钱国债。
到今天,那国债券还在大衣橱里头放着,估计早就过期,变成废纸了。
那个时候的200块钱多值钱啊,说摊派就摊派了。
她在这边心痛自己的损失,吴若兰的母亲在旁边认真地强调:“他没有犯法,法律有漏洞,被人钻空子了,那也是法律自身的责任。这件事情极为不合理。”
马老师笑了起来:“可人家还是被抓去坐牢了呀。我就觉得呀,这事儿说不清楚。”
陈凤霞既搞不清楚什么是327,也不晓得究竟谁坐牢了,索性也不插话,就先去找李教练,刚好问问校长小英可不可以缓几天过来报名。
今天早上她问了下大夜班的护士,小英昨天晚上情况还挺稳定的。
按照护士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她感觉这孩子已经处于逐步走向恢复期,3月份应该能上学。
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插班转学的情况不少见,校长对于小英临时转学过来的事情也不奇怪。
流程都是熟悉的,他直接拿了张材料塞给陈凤霞,叮嘱道:“报名的材料要带全了。孩子自己不方便的话,家里头大人过来报名也行。把书什么的都拿好,学校也好给她安排班级。”
陈凤霞千恩万谢,一叠声地感激校长。
校长笑了起来:“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想学校好想孩子好。你看你,不就帮我们介绍了李教练,还帮忙想办法解决这么多孩子的户口问题。这样我们学校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多,将来肯定也能够成才。”
陈凤霞认真地点头:“肯定的,有你有各位老师,我们的娃娃一点儿也不比旁人差。”
别家的孩子她搞不清楚,她家明明长大成人之后,都一直感谢自己的小学母校。
因为她在这儿感受到了平等。也就是在这里,她感觉江海是接纳她的,所以后来她才考了江海的大学。
校长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