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花溪也是成都热闹的地方之一,这里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集聚了大量的游乐人群,人们沿水游玩,蔚然成风。
三人沿浣花溪走着,朱小青想起他在穿越前来到成都旅游时的情景,那时候的浣花溪也很热闹,游人在溪边边走边欣赏风景,很多人拿着手机拍照。大妈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摆出各种妖艳的拍照姿势,颜色鲜艳的丝巾到处可见。
相比起来,朱小青觉得宋代的浣花溪更有游玩的感觉,更有世俗味和生活味。
人们在溪边边走边玩,还有的泛舟溪上,舟上饮酒作乐。人流多的地方汇集了卖各种吃食的小摊贩,距离溪边不远的地方的茶肆酒馆也很热闹。
成都历来有宴游之风,有春宴、市宴和官宴。
浣花溪是春天最热闹的地方。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春天来了,成都人开始“小游江”;成都还形成了这里特有的民间节日:浣花节。这天人们聚于浣花溪,进行“大游江”。或溪中泛舟,或溪旁观景,极尽宴游之乐。
每月市场开市,商人应酬做生意要有“宴”,市民凑热闹逛街也需要有“宴”,有人把这些游宴归结叫“市宴”。苏轼《和子由蚕市》诗言:“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总结了蜀人平时节俭而每年蚕市的游宴休闲与挥霍。
官宴,官府举办的宴饮活动。在宋代,官宴的概念比较复杂,因为很多民间广泛参与的游宴活动也有强烈的官府色彩。官府既积极组织、带头参与民间游宴,同时自身也设宴游乐。
朱小青当前看到的热闹情形便是市宴,大慈寺和浣花溪附近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为这里的酒馆饭馆吸引了大量的顾客。
除此以外,还有人在船上开酒宴,一边宴饮,一边游赏周围风景,甚是惬意。
古灵被一艘停在溪边的船吸引了,船上有几人围着一张小几坐下,上有各种吃食,那些吃食色泽鲜亮,花样繁多,几人一边饮酒一边说笑。
古灵羡慕地看了一阵之后,又随朱小青继续往前走。几人走到一行人较少的空地,看到有一群年轻人在一堆石头上坐着,将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当做了桌子。旁边还搭起了炉灶,摆上了铁锅正在煮饭。
“原来野炊这种玩法在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