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璘派人向契丹、西夏及金朝所属的山东、河北等地军民送去檄文,声讨金军的罪行,让他们举兵进攻。
不久后,吴璘兼任陕西、河东招讨使。但吴璘的病情加重,他只得暂返兴州,总领王之望五次派人驰马致信于朝廷,认为吴璘多病,为防不测,请调其侄、湖北京西制置使吴拱(当时南宋中部防线的主要军事统帅)来四川,以协助西军作战。但朝廷均未答复,吴璘只能扶疾登仙人关,继续指挥作战。
赵昚受禅即位后,赐信褒奖吴璘,令他兼任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吴璘猜测金军一定会再来争夺德顺军,立刻驰马奔赴城下,而金将完颜悉烈等十多万军队果然前来进攻。金万户豁豁又率领精兵从凤翔到达。吴璘在东山筑垒把守,金军奋力争夺,死伤过半,最终还是不能取胜。
孝宗下诏命吴璘班师回河池。吴璘为避猜忌,仓促下令撤军,金军尾随其后进攻,宋军死伤惨重,三路又被金军占有。之后,吴璘被拜为少傅。
乾道元年,吴璘抵达临安府,入宫觐见时,赵昚允许吴璘去德寿宫朝见赵构。后来赵构和赵昚分别派来使者多次慰问吴璘,封吴璘为新安郡王。不久后,赵昚下诏,仍任吴璘为四川宣抚使,改判兴元府。吴璘即将返回四川时,赵构和赵昚都设宴为他饯行,倍极荣宠。
吴玠和吴璘兄弟都是守西线的重要将领,得到朝廷和赵构、赵昚的重视,吴璘在乾道三年病逝之后,赵昚派出了虞允文担任四川宣抚使。
赵昚对虞允文一直都极为倚重,而且虞允文在担任四川宣抚使之前就已居相位,可见西线防务的重要性。
朱小青看赵昚特地将虞允文找来讨论西线的军务,料想赵昚肯定在西线抗金一事上又有了新的打算。
朱小青道:“四川一带距离临安甚远,先前咱们有吴玠、吴璘两兄弟守四川,这些年来才可高枕无忧,如今这兄弟俩相继离世,要找个能接替他们守四川的人实在是不容易啊。官家说得不错,如今只是看似太平,但还是要做好抗击金人的准备,因为他们国力强大了,随时都有南侵的可能,就像当年完颜亮突然南侵一样。要是四川这个口子不守牢,让金人从西边突破进来,将会形成包抄之势,对咱们极为不利。”
虞允文连连点头,他的想法和朱小青不谋而合。接下来,虞允文又说了他前几年去四川担任宣抚使时所发现的蜀地军政中的一些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