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而黄忠和高顺对视了一眼,似乎明白了啥,也表示知道了。
刘辨不知道他俩在瞎想什么,自己走在前面,不远处人影重重,一个小村子的前方,多是真正播种的百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前更晚一些,资深的农人哀叹着天气,这个世道,越来越冷了……
正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也是农业的大变革时期,地里播种的不再是以前了经常播种的粟米,而改成了麦苗。
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冬小麦的品种,在抗寒性方面,冬小麦远远胜过于粟米。
历史推动了时代的前进,往往是有内在方面,也有外在方面。
如果不是气温日渐降低,人口日渐增加,再加上战争的因素,那么南方的开发肯定要晚于历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自古来说最苦的工作可能就是种地了。刘辩体验过,即使在现代化机械的加持下,耕田也不是幸福的工作。糟糕的工作环境,泥泞的田地,各种吃力难以掌控的器具,抢播、抢收,收割、脱粒、晒干、脱壳……一道道工序,即使在现代,也是靠老天爷赏的一碗饭吃。
而在古代,更是没法说,没有那些我们认为笨重,其实已经算是科学的、先进无比器械,靠着畜力、人力,一双手,在田里挣碗吃。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