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刘备的心里却狠狠的给这位五岁的孩子记下了一笔,等着,小子,等老子有机会,一定要你请回十顿!
虽然他知道,两人差距太大,但是刘备就是这样有信心!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老子穷!呜呜呜,我的钱包……
东去,盱眙县的令衙内,高堂之上,一沉稳的年轻人居于县令座之下沉稳、细致的处理着公文。这位年轻人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数目。这里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他叫孙坚,字文台。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未来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其子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在这,县令也要倚重这个能文能武不可或缺的人才。
“文台,文台。”一身穿吏服的壮汉咋咋呼呼的跑了进来。笑嘻嘻说道,“走,喝酒去。”
孙坚早就对这个壮汉免疫了,手上依然不停歇道“公覆,这是县衙,不是咱们兄弟家里面,最好还是有点规矩,上回挨县令大人骂忘了?”
“啊,呸!”壮汉显得极其厌恶盱眙的县令,“那个半老不死的家伙,就知道捞钱!把咱盱眙祸害成什么样子了。若不是大兄勉力维持着。我估计他出门就要被壮士砍杀于地!”壮汉何许人也?姓黄名盖。字公覆。刘辩身边亲卫黄忠同族。
吴国著名的史学家韦曜对黄盖的评价倒是十分中肯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后世尤有黄盖湖、黄盖镇等与黄盖相关的地方。
黄盖的嗓门大到门外的站岗的兵丁都快可以听见了。幸好那个路人甲县令不在,否则估计都得气晕过去。孙坚盖上了公文,安抚这位嫉恶如仇的烈火兄弟道“好了,好了。走啦,了老地方吃去,公覆刚刚跑公文回来,就当给公覆你接风洗尘!”
“哈哈哈,走起。”黄盖恨得快,气也消的快。开心的就和孙坚喝酒去了。走在路上,不管是走路的行人,还是摆摊的小贩,看到孙坚都欢喜的向他行礼问候。
“孙郎安好!”
“孙县丞以后一定要公侯万代啊!”
“孙郞,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