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想从心里寻找答案。
“……他什么都不会做,因为他不懂啊,不懂所以不敢,因为做得越多错的越多,你想啊,若是有个商贾找他商谈行商富民之道,他会怎么做?他会将这个商贾赶出衙门,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怎么能言商呢?
若是有个老农告诉他县里种了这么多年水稻田更适合种玉米,他会怎么做?他会嘲笑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他所读的圣贤书里根本就没有这句话。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这个县十年前是什么样,十年后还是什么样,咱们大明朝这样的官员何止少数……
后来他升了官,一步步进入朝堂,一句话就能形成法令,一个举止就能改变百姓生活,他会怎么样?他会变得更加谨慎,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或许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这样的,或许真的有几个读书人有真才实学,懂得如何治理地方,但那毕竟是极少数。
如今的科举是士的科举,不是整个天下的科举,所以为官之人是士的父母官,而不是天下人的父母官。”
曹斌面色复杂,缓缓道:“大人,你有些大逆不道了!”
“大逆不道……或许是吧。不过,若是这个天下士农工商各施其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个天下会不会更加好一些……当年我上书陛下设置商官就是这个打算,也不知道这个天下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曹唯轻轻一笑,道:“不说这个了,咱们还是说说佣兵卫吧。若是日后有了佣兵衙门,你说雇佣这些老兵的都是什么人?”
曹斌思索片刻,道:“商贾。”
“不错,真是商贾,其一,他们有钱,雇佣得起,其二,他们经商,需要护卫。
商贾是最胆小的一批人,也是最胆大的一批人,胆大还是胆小取决于利润的多少。有了两成的利润他们便活跃起来,有了五成的利润他们就会铤而走险,有了十成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令,有了三倍的利润他们就敢冒杀头的危险。
你以为咱们回到朝廷后,来倭国劫掠的事情不会泄露出去?你看着吧,不可能的,就算陛下不说出去,这么多珍宝流出去,只要有心去查,总能查得出来,一旦消息透漏出去,而佣兵卫中又有百战老兵能够被雇佣,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曹斌嘴角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