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没有教科书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参考书也少之又少,国家发文让各省自主命题,还要先填志愿再参加考试。
十年后的第一场高考,用一脸懵圈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
考什么?考哪些?知识点是什么?什么样的分数能上大学?
而且现在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学习的同时还不能耽误工作和劳动,真的是太难太难了,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会如何,就跟瞎子似的摸着过河。
钟书记倒觉得赵东林谦虚了,不说其他,赵东林是党员,政治上的各项政策规定他肯定是熟记于心,平常村里的文件材料都是赵东林总结了交到公社,一手好字,表达能力很强,这语文也应该不成问题,至于剩下的数学等其他学科,赵东林的起点跟别人是一样的,纵向比较下来,赵东林还是很有优势的。
我相信你不会有问题,东林同志不会做没把握的事,好好努力,让大家看看咱们革命军人的力量。rdquo;
钟主任已经想好了,要是赵东林真的考上大学,他就把赵东林作为全公社的典型树立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年轻人还是要有目标有理想,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如果说前些年因为时代问题让不少人蹉跎了青春,但现在的生活已经回归到了正确的轨道上,大家不能只顾着沉溺在伤痛中,要学会放下,继续向前赶路。
赵家一下子有三个人参加高考,村里人知道后都炸开了锅,茶前饭后的总要说两句。
这赵家也真是够怪的,让人看不懂,两个儿子头婚都离了,现在一家三个报名参加高考,脑子不是有问题吧?rdquo;
美香报名也就罢了,毕竟年轻,赵东林呢,都快三十了,还是个村支书,一个月拿六十几块钱,是有多想不开才要参加什么高考啊,万一考不上脸可就丢大发了。
至于董佳慧,二婚头,以前有个不能生养的名声,生了儿子放放后传言算是不攻自破,可一个结了婚生了娃的女人好好过日子就行,还穷折腾啥,高考,高考能当饭吃?
赵东林前头那个媳妇就是因为回城问题才离婚的,这第二个媳妇可好,也是个不安分的。
谁说不是呢,日子要稳扎稳打的过,不能好高骛远,妄想着一家子都考上大学?先不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