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亮,表示他不是先“打茶围”的客人,更非“镶边”的“窑痞”,而是飞觞醉月的阔客,自然令人刮目相看。及至酒阑人散,应该剪烛留髡时,相好却借故婉拒,口口声声“对不住”,令人无奈,只好关照“点灯笼”,打道回府。这跟“拿纸片”时的心境,有天渊之别,因而流行一副谐联,叫作“得意一声‘拿纸片’,伤心三字‘点灯笼’”。
不过,王议员此时却谈不到得意,他是纯粹服务,等各人报了名字,发出局票,刘恩格便交代主政的宜春老四照料打牌的客人,自己邀了王议员到后房去密谈。
“这几天到‘财神庙’去了没有?”刘恩格问说。
“财神庙”是指梁士诒家。王议员摇摇头说:“不大去。财神庙是广东人的天下,我们犯不着去凑热闹。”
“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听‘财神’的约束,议员本就是独立的。”
“话是不错,不过道义总是要讲的。”
“这就未免太迂了。”刘恩格说,“你虽是财神支持出来的,可是你要知道,财神也在利用你们。这一次的竞选经费,规定由交通部筹一百四十万,财神近水楼台,先提了四十万,实际上最多花了一半。”
“那倒不止。据我所知,至少要花到三十万。”
“就算三十万,也还有十万的好处。”刘恩格紧忽又自己撇开,“这都不去说它了!老王,我是受人所托,打开窗子说亮话吧,逸塘的意思,请大家捧个场,只要到会,选谁都可以;不选谁光是投空票也可以。当然,辛苦大家,应该送车马费,每位半千之数。你看如何?”
“既然如此,何乐不为?”王议员毫不考虑地说,“算我一个。”
就这样趁“做梦”轮定,逐一相谈,结果是一半与王议员同样的想法,一个要考虑,意思是嫌五百元太少;一个率直拒绝,而且很坦率地表示,不是不买刘恩格的面子,而是不愿捧安福系的场。
这样的成绩,差强人意。刘恩格便乐得用安福俱乐部的公款,大花特花。看王议员看中本班的一个“大姐”,便跟“本家”商量,许以重酬,让王议员如愿以偿。
这个“大姐”名叫阿玉,花信年华,工于泥夜。第二天日上三竿,王议员好梦方酣时,却为阿玉唤醒了。
“王老爷,”她说,“梁公馆来过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