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近来十分忙碌,自然是忙于收揽自己的力量。听说她召集了一帮文人,以著书立说为由,行参与政事之实。这一举措自然是为了上月的摄政失败而做的。
三月时,圣上风眩愈发严重,言语间提到由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反对激烈,以头抢地,直至血染大殿,其余大臣也纷纷跪地不起,求收回成名,于是只有作罢。听闻当时太子还在紫宸殿当着圣上和众臣的面与天后发生了言语冲突。
一时间,天后与太子的矛盾传遍长安,坊间添油加醋之后,衍生出互不相容,欲置对方为死地的版本。
天后的心腹与南衙官署分庭抗礼,自北门入宫,对朝政多有议论,以“文词”分中书省权势。于是得了一个新名字“北门学士”。
关于这些事,暮贞多听府中人议论,看来已是人尽皆知。可是李贤的口中,却从未得到过只言片语。他后来很少谈论朝政,给人一种淡泊无争的错觉。暮贞很清楚,那只是一种蛰伏,不动声色,静观其变。
太子性子温润,若是他的态度如此,只能说明天后对权利的追逐已经威胁到了李唐皇室。那些太祖太宗的皇子,公主相必反对的更加激烈。
暮贞自知身份尴尬,又志不在此,更加深居简出,不理世事。
可是该参加的应酬,该履行的责任却不能推脱。
明日是浴佛节,对于信徒来说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长安各寺都准备好了法会,活动。暮贞原本打算去宝昌寺,至善大师会在那里当众讲解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的经文。
可是,这个计划因为宫中女官的到来而被迫取消。
天后宣众王妃进宫商量浴佛节事宜。
马车就停在府门之前,暮贞稍作梳洗打扮,便随着女官出发。经过幽兰阁前,遇到了同样盛装过的张斯幽和房若芙。方知天后也延请了她们,看来确是要大做准备的。
到了蓬莱殿时,天后尚未前来。临着太液池的蓬莱殿凉爽舒适,殿宇大气疏阔,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暮贞是这里的常客,与女官们皆是熟识。刚刚走至回廊,便有女官笑着赶来,替她引路,一面笑道:“几日不见,王妃愈发清减,天后见到又该心疼了。”
暮贞浅笑:“天后身子可好,听说前些日子总睡不安,这几日好些了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