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朝野一直谣传康德公主对婚事不满,与君父失和,对公主多有毁谤之嫌。臣方才已同公主言明利害,达成共识,此时唯有双方顾全大局,共克时艰,方能平息物议。因此,臣请旨与公主立即完婚,以平息流言。”
李平泓一直满意地捋须,但听到最后一句,眉头略皱,“此时正处太后孝期,公主成婚对名声不利,恐怕不妥。”
“即便不能成婚,也请皇上准许臣家先完成六礼,等孝期过后再拜堂成亲即可。”
先完成六礼,就意味着周家想先把李靖樨带去西北,皇帝这才看了眼女儿,犹豫着没有立即答复,只说:“此事朕要先和礼部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你不用急,联姻之事,君无戏言。”
“臣不敢,臣只是希望能护公主周全。”
“朕知道。”李平泓扶着她起来,拍了她肩膀两下,表示认可,“朕也相信自己的眼光。这里暂且交给你了,朕已经派了重兵把手,除了太医外一概不许进出。朕会对外宣称留你和你母亲在宫中小住,如果需要什么,着人去办即可。朕有些累了,就不多留了。”
说完,看了姜美人一眼。后者立即过来搀住皇帝,慢慢地往园外走去。
周小川呼出口气,心情却并未放松。略迟疑地去看李靖樨,生怕她对自己趁机“要挟”完婚之事,再生出什么干戈,心里很没底。
“公主,刚才臣不得已……”
“不用说了,本宫答应便是。”她眼中毫无波澜,甚至连意料中的厌恶也未有,惟余一片尘埃落地的死灰。如果说周小山对这位初次见面便大开眼界的公主尚有一点怜惜的话,那便是在此刻了。
但人,先要为自己的家族谋求生存,才有力量去成全乃至惠及他人,这是她这么多年一直信奉的行事准则。也自认为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义务遵循这个准则。至于个别人的悲欢,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秋去冬来。转眼已是三个月后寒冬腊月。
建康城仍旧平静地如同鸟之眷宅。卯时城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城的百姓不约而同地推车挑担奔向四方,起早的商户也纷纷打开铺门,迎接一天的生意。而在街道显眼处,一个又一个早餐摊位旁排起了人烟。热气腾腾的蒸笼包子,外黄里酥的芝麻油饼,香气四溢的甜米酒、胡麻粥,还有那掺杂着西北口音的吆喝——“胡辣汤、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