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在陆上靠山之处。
一艘直径四十米仿佛巨型车轮子般的登陆飞船耸立在园区一角,据说卖不出去,已经被船厂改造成了一个办公楼场所,看着挺霸气的。
沈俊一行受到热烈的欢迎,这家船厂按如今这样子发展下去,确实没什么前途了。靠那点维保代工的业务,维持资质都艰难,引入资本或者干脆卖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船厂的老东家是本地一个中等偏上的家族,看过“伊甸园号”的方案后,旧东家和一干管理层激动难忍,重新燃起制造飞船的热情。
经过一番高效的谈判,老东家对飞船制造的感情让他选择了让出股份,引入技术和资本的合作方式。
沈俊的星际游轮投资公司以“伊甸园号”的相关技术专利,外加注资三十亿,占有船厂百分之八十五的股份。
别看沈家好像占便宜,实际那能量防护技术的价值就远超想象,接下来所有在役飞船肯定要进行这个技术升级,以后新造飞船也必然要用这个技术,每年光吃授权费就能带来巨额收入。何况船厂还可以代工相关装置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