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发之后也调查过他们每个人, 出叛徒的可能性极低,换言之,此人极有可能是藏在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且地位应该不低。”
陆徜站在她身后,一字一句分析道。
“同一天,还有禅台的那把火。那日禅台附近所有人手均是禁卫军事先排查摸底过的,哪怕是豫王也只能在禅台上动手脚,不可能把人安插进来,无关紧要的外人更不可能混入。但那天晚上,有个例外。你和曹海因为唐离之事,后来进来了,不是吗?我查过,魏叔带你去见三殿下时,曹海留在禅台西侧的阁楼上。那阁楼原是魏叔那天用来居高监守全场之地,我上去查看过,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到禅台的阶梯口。换言之,他可以一眼看到你登上禅台。”
所有人都以为禅台的火就算有诈,也是针对三皇子,却忽略了明舒当时也攀上禅台。
起火的位置,更靠近明舒那侧。
陆徜在明舒醒来后的第二天清晨,特地去禅台四周重新查看过现场,也登上了禅台西侧的阁楼。
那个位置,能轻易窥握全局。
明舒日常出入皆有人保护,又住在魏卓府邸中,平日想向她动手很难得手,所以那天曹海逮到机会便不肯放过,或以石块为暗器隔空下手,借僧人之手造成意外失火。
“那时你记忆尚未恢复,他几次三番试探你的离魂症,生恐你听到些什么会想起来,所以除了周秀清以外,你亦是他想灭口的对象之一。”
陆徜越说语速越快:“还有高仕才。高仕才在赴京途中不明不白自缢而亡,只留下一封认罪书承认所有罪行,如今再与后面这两桩事结合来看,你不觉得很巧吗?曹海正是负责押送高仕才进京的人,他要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手,胁迫高仕才认罪自缢,这一点也不困难。”
陆徜拉过明舒,让她面向自己,继续道:“你也看过卷宗,第一次结案时,官府就上报,山匪已被剿灭,匪首在围剿中被击杀。剿灭山匪,击杀匪首头目的是何军?还是江宁厢军!直接受曹海指挥。这一切,你难道就不觉得巧合?”
高仕才的死、周秀清的死、匪首的死乃至明舒受的危险,都和曹海有着直接亦或间接的关联。
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凑巧的事?
“再者论,高仕才只是江宁通判,一介文官,何来的本事在江宁黑白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