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家的列车上,情绪很复杂。可能是上一个假期,记忆只剩下跟mama争吵的场面。
我跟mama性格有很多不融洽的地方,再加上mama比较强势,我也很犟,一旦发生争吵,很难收场。“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我跟mama都深表赞同。
其实我觉得争吵有时候也很难避免,但是mama她总会从意见上的不同,上升到对我性格甚至是人格上的指责,说诋毁似乎有点太过了。我很难理解mama的这种行为,更难接受类似“没有良心”这样的话一遍遍被mama说出来,就因为我备战考研那段时间说明不想来回两个小时接送弟弟。
直到现在,我也不想直面我们争吵这件事情,想起来还是能感受到,我在房间里无助的只想放弃一切,远走他乡。
我其实能理解mama性格的色厉内荏以及推究责任的性格养成归咎于姥爷“暴君式”的养育。姥爷年轻时在家里一手遮天,没有任何家庭成员能忤逆他的意志,我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mama小时候只是在街上看热闹,背上冷不丁被姥爷那些辫子狠狠地抽了一下,趴在床上好几天都没好,原因是mama忘记收什么东西;mama十五六岁远赴他乡打工,为了偿还家中债务,日日夜夜加班,经常给家里写信诉说在外的孤独,但几乎没几封回信,即使mama做梦都想收到回信;就连婚姻大事也是姥爷一人说了算,不然就是挨打的份。二姨不愿意嫁给姥爷指定的人,姥爷就狠狠地打她,mama说,最后打的姥爷都哭了,但是二姨还是不肯松口,说不嫁就不嫁。姥爷最后只能凑出自己花掉的礼金钱,还给男方。
在这样强权缺爱的环境下生长,mama也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去爱。虽然争吵的时候,mama的行为和态度跟姥爷有几分相似,但也不能完全怪她。
说到原生家庭,确实挺无奈的,作为子女很难要求父母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他们也要经常面对成年人世界的险恶,他们或许也还没走出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网上有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后来多次回味,思考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是有的人很幸运,能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很不幸吗?我觉得无论是那种方式的治愈,不都是代表着正在好转的意思吗?或许这两者都是幸运的。
最后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