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顾焕在工部做出很多成绩,早在一年前,便成为工部尚书,在他的带领下,工部几乎成为给全国各地输送各种先进工具的地方,农工水利的完善,让现在的大庸农民差不多能摆脱天气对庄稼的影响。
干旱洪涝,都再也不能将田里的粮食毁于一旦,仅仅几年,建在各地的粮仓年年暴增,随着便捷通道的修建,大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玉米高产稻普及,粮食产量大增,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大增,从户部的登记人口来看,这几年内,大庸增加了将近十万人口,穆蕴便在教育方面拨下很多资金,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系统。
在各种发展之下,帝都俨然成为各类名家大贤的集聚地。
穆曦和穆裳两岁的时候,中央银行正式开始营业,经过重重考核的顾熠,担任这首届央行行长,此时顾熠摩拳擦掌,要使央行起到调节全国经济的作用,而顾攀夫妻两个,则忙着给儿子挑媳妇。
按照他们家的情况,儿媳妇出身太高或者太低都不成,顾氏隔三差五便出席一次宴会,都挑得眼花了,也没挑出来一个合适的。
倒是半年后,顾熠直接对他爹娘说,他觉得一个同窗家的meimei不错,爹娘如果不反对的话,就派人去提亲。
顾氏听了,精神一振,立即使人去打听儿子这个同窗妹子,后来也出门时装作偶遇过,聊了两句,觉得是个好姑娘,和丈夫商量过,第三天就派人上门去提亲。
半年后,顾熠便成亲,婚后生活虽比不上jiejie和姐夫那般蜜里调油,却也相当愉快。
经过一年相处,顾熠越发满意自己看上的这个妻子。
顾炼大病了一场,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迁延将近两个月才见好,顾熠这日带着妻子去看堂哥,看到既不同意和离又各种闹腾的成悠姿,心中十分厌烦。
如果不是这女人,炼大哥也不会憔悴若斯,娶妻娶贤那句话,还真没错。
离开顾炼府时,方氏心中的疑惑再也压不住,低声问顾熠:“堂哥那般品貌风流,眼看着马上要升任户部尚书,怎会娶那样一个妻子?”
顾熠笑着摇头,“那成氏女一开始是很好的,但她和炼大哥成亲至今八载有余,却半个孩子没有,而那位姨娘,现在已给大哥生下一儿一女,恐怕因此她心中越不平便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