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新闻。
有关部门将万园之园的本地树种当作“杂木”“垃圾”清除,其目的就是去“土”引“洋”,想要将遗址公园建成大众公园。
公园里,作为湖岸和“山“包上的原始植被原本是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而不是现在已经种上的玉兰、樱花、山桃、碧桃、沙地柏等洋物。
虽然万园之园在华国建国之前就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毁坏,但是根据避暑山庄修建理念,就可以得知,这些樱花山桃等物绝对是后来栽种的。
避暑山庄修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大量植被的本地化。建庄之初,康熙帝令山体草木原状保留,只在建筑物附近稍加修饰。
乾隆帝遵守康熙的做法,当时有大臣建议去除山庄里的槲树,遭到痛斥,还做诗称赞槲树的好处。
嘉庆年间山庄植物补栽,也以山庄外的油松、槲树等为主,而不是南方的树木。
难道是那时候的皇帝做不到南木北引,本土洋化?
当然不是,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风格。
清朝是非常讲究祖制的。
也因此圆明园的建园风格绝对不可能舍弃本地植物而去大量栽植外来植物。
加上刚刚听到的对话,大牛的心中莫名有些悲凉。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人们追求美的意识也在进步。
但是不知怎么的,这些美有点愚蠢。必须建立在破坏原生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的削骨隆鼻填充硅胶。
哎,初心难保,就如容颜易逝,在利益的驱使下,谁还在乎什么所谓的天然?
大牛没有继续听这些人说话,而是往公园的其他地方走去。
在公园里,一些被砍的灌木茬子齐刷刷地暴露在艳阳之下,就像一柄柄锋利刀刃,直指苍穹。
一些大树的树桩被土掩埋、被斧劈、被石头盖着、甚至被火烧,其状惨不忍睹。
也许这是万园之园的工作人员目前正在做“灭迹”的最大努力吧。
可尽管如此,大牛还是在掩埋的土包下,在加以修饰的石缝里,在挖走树桩的大坑里,看到了碧绿的颜色。
本地植物萌发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