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家境不好不妨直说,隐瞒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对方介意的话,就算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早晚有一天会露馅儿,到那时该如何收场呢?
看到富二代或官二代炫富、拼爹,有些家境不好的人不免自惭形秽,感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如果出身好算是一种优势的话,那出身不好也不见得是劣势,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人如果处境艰难,内心的斗志反而更容易被激发出来。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格鲁夫·克利夫兰曾两度出任美国总统,当选总统之前,他是个苦哈哈的店员,一年的薪水只有50英镑。后来,他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这样说道:“那种极度贫困所激发出来的雄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有力。”
小张家庭条件一般,不过他学习刻苦,考上了一所知名的法学院。毕业以后,他四处求职,没少受挫。一次,他去某律师事务所应聘,简历和笔试都通过了,可在面试时,面试官上来就问了一句:“你家里是干吗的?如果我们需要相关资源,你能提供吗?”小张愣了,想不到,连一个不起眼儿的小职位都要跟人家“拼爹”。
后来,一个同校的同学得到了这份工作,因为对方的父亲是某县政府的领导。不过,小张并未放弃,他开始报考公务员,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家法院的录用通知。最初,他只是一名书记员,虽然没钱、没背景,但他踏实肯干,如今已经是审判长了。
通过努力奋斗,贫穷的状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在奋斗的过程中,人的意志能够得到更多历练,这无疑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个人的出身好坏与他能否有所成就并没有必然联系,正因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不问出处”的说法。然而,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出身好坏有着天壤之别。一些人出身不好,通过努力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即便如此,出身问题仍是他的心头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一次瘟疫中双双去世。后来,他做过放牛娃,做过和尚,也曾在天下大乱时落草为寇。
当了皇帝以后,他特别忌讳别人提起“孤儿”“和尚”等字眼儿,为此,他整日疑神疑鬼,对臣子说的每句话、每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