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得到的答案和上次没什么区别。不过这种拒绝反而激起了约翰逊的斗志,从那以后,每隔半个月,他就会给总统夫人写一封信,言辞十分恳切。
不知写了多少封信后,约翰逊终于等来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当时约翰逊正居住在芝加哥市,而不久之后,因为公事,总统夫人恰好会在芝加哥逗留两天。
得知这个消息的约翰逊欣喜若狂,立即发了一封电报给她,恳请她能在芝加哥逗留期间为《黑人文摘》写篇文章。幸运的是,这一次,他的诚心终于打动了总统夫人。没过多久,总统夫人就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寄给了他。
总统夫人为《黑人文摘》写文章的消息迅速席卷全国,这本原本销量只有每月两万份的杂志在一个月内一下子增长到了每月15万份。
正是因为不怕拒绝,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约翰逊才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在埃利诺夫人第一次或是第二次拒绝时就选择了放弃,那就不会有之后驰名世界的《黑人文摘》了。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者,无不具备勇于尝试的精神。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做灯丝,对6000多种材料反复试验,共尝试了8000多次。还有研制出炸药的诺贝尔,发明了第一架飞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哪一项不是勇于尝试的结果?
可以说,尝试就是开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勇于尝试的精神。
在卡夫卡的作品《在法的门前》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乡下人来到法的门前,请求守门人让他进去。可是守门人不同意,并且告诉他:“如果你非得进去,那不妨试试。但是你要知道,每个大厅都有守门人,我只是最低级的那个。越往里走,守门人也就越厉害。就算是我,仅仅是面对第三个大厅的守门人,我都会害怕。”
按照乡下人原本的预想,法的大门应该是永远敞开的,什么时候想要进去就什么时候进去。守门人说的困难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即便现在大门敞开着,他也不敢进去,只能在门口不停地探头向里看。
偶尔,他也会瞄一眼严肃的守门人,每当看见他威严的表情时,他就会想:“再等一会儿,如果他允许了,我再进去。”后来,守门人拿出一个小凳子递给乡下人,乡下人就在守门人旁边坐着,等着他的应允。
每隔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