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是蓟州人,蓟州赵氏世代簪缨,是跟燕北霍不相上下的巨族高门。他从十六岁中举,然后便来了京城,十八那年得中进士,从翰林院开始一步步踏入仕途。
七年翰林,十年外放,赵敬在三十五岁时进入吏部,是先帝一朝有名的干吏,在吏部呆了二十年,主持礼部三年,终于在耳顺之年前,登上了仕途顶峰,成为当朝宰执。
有赵家在背后撑腰,赵敬这一生堪称顺风顺水,无论是初入官场做着清贵翰林时,还是外放为官为一县正印,及至后来到了吏部,都不曾遇过什么挫折。
外人都羡慕赵相人生得意,只有赵敬自己知道,他心中有一恨事,至今已二十多年无法释怀。
二十多年前的赵相还不是赵相,只是吏部一名员外郎,区区从六品下。吏部人称天官,赵敬官职不高权柄却不小,当时的考功司主事年事已高,赵敬以员外郎领考功司副主事,但凡官员处分议叙年功考核,无不要过他的手。
考功司下有十五令史,三十书令史,四掌固,堪称吏部最为人多势大的部门。
那时赵敬正当盛年,又手握权柄,人生之得意飞扬,实在不比如今少多少。
就是这么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般的官场生涯,赵敬终究还是碰上了一颗钉子。
这件事还要从他年轻时说起,赵敬十六岁进京,进京前便已在蓟州娶妻成婚,妻子出身蓟州当地大族,是个极爽朗伶俐的女子。
小两口新婚燕尔,感情不说十分好,也是互相敬爱和谐有加,赵敬进京赶考,父母恐怕他年轻把持不住误了学业,便将儿媳妇留在了家里,年轻丫鬟更是一个没带。
于是赵敬来到洛京时,身边只有李怀安一个书童,另外和几名老成持重的家仆陪同。
初次离家的忐忑,洛京城的繁华,外面世界的无数新奇事叫赵敬大开眼界,丝毫不觉异乡寂寞,加上他眼高心大,一心考取功名好衣锦还乡,所以并未过多思念身在蓟州的妻子,当然更无心在外面的花花世界找什么红颜知己。
赵敬一心备考,闲暇时认识了几个同来赴考的外地士子,偶尔吟诗作对以文会友,时间倒也过的很快。
两年后春闱大比,赵敬高中进士头榜,虽未列三甲,却也在十名之内。人生得意金榜题名,那段日子赵敬跟新科状元探花们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