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恰好当时徐龙的父母看对了眼,明里暗里处了一段时间,两边家长看这样不
是个事儿,就一合计,同意了两人的婚事,爷爷亲自上门提亲,母亲那边也是当
地的大户人家,给置办了一份厚厚的嫁妆,最后在村里办了喜酒,领了证。
徐龙父亲的婚姻是解决了,算是让老爷子了了一桩牵挂,可强撑的身体一日
不如一日,家里也快到揭不开锅的境地,还好改革春风吹来,徐龙的父母身边不
少的朋友熟人都下海赚钱了,俩人一合计,就打算和老爷子商量商量,看看能不
能把多余的院子卖了,凑一笔钱让徐父退役下海从商,这样老爷子的医药费也解
决了,同时徐龙的父亲也可以不用住军营里,可以经常回家一家团聚了。
不过这个决定,在当时还是被不少人嘲笑,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好几年了,
大家也在向利益看齐了,但毕竟那时候当军官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比铁饭碗还
有牢靠的职业,不过当时家里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加上徐父不少的朋友确实下海
赚到桶金了,徐父次不顾他爷爷的反对下海了。
尘埃落定,他爷爷也不好再说什么,难道还让他阻止自己儿子给自己尽孝吗?
老爷子在当时还真有点影响力,手底下带出来的兵不少都当了附近乡镇的领导科
员,有几个特别出息的还进了县市政府。
父亲是工程部队出身,爷俩的关系网也有,索性便招了几十号人弄了个班子
专门帮乡镇里的老百姓造房子,那时候的房子还很便宜,钞票最小的面值还是厘,
后来队伍越做越大,还接起了国资企业和政府的工程。
母亲见父亲每日cao劳的脚不沾地,她又要带当时还是小屁孩的徐龙,在一次
回娘家的时候,就喊来了整天游手好闲没事做的舅舅过来帮忙,希望自己的弟弟
可以代替自己给老公分担点担子,当时的人都喜欢任人唯亲,总认为「自己人」
比较靠得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