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故事本身的好坏很重要,但是讲故事的方法同样也很重要。
因此阿德里安毫不犹豫的选了这部电影作为自己的第二作品,至于诺兰,只能说抱歉了。做出这个决定并没有让他感到不安或者别的什么,就像最开始抄写剧本时说的那样,经历了太多事情的他已经不在乎了。阿德里安很清楚,这个世界上99%的人如果面对自己现在这样的局面——脑袋里有个电影库,掌握着一定的拍摄和制作技巧,知道未来的许多事情,并有着启动资金——都会做出和自己相同的选择。
很快,1990年的万圣节就过去了,在电影市场上颇受关注的下线了,随之带走的还有4000万美元出头的票房。三天后英国那边也下线了,票房在3000万英镑左右差点创下英国票房记录,再加上才刚上映的欧洲其他几个国家,全球票房可能接近1亿!
这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元远远比20年后值钱,虽然好莱坞不乏小成本高票房的电影可像这样回报比达到1:90的作品那是少之又少。这是个足够让很多人惊讶的成绩,就连阿德里安最开始也感到了意外,他既然选了这部电影做处女作自然把相关信息回忆得很清楚,这部电影在英国的票房差不多有两千多万的票房而在美国却只有区区几百万,现在的北美票房居然翻了差不多100多倍,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仔细想想后他也就释然了,美国有个很有趣的特点,大凡非北美出品的电影在这里多数都不会有太高的票房,美国人似乎对其他国家的电影不感兴趣。这不奇怪,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北美的电影市场是被欧洲电影占据着的,人们都去追捧法国的、意大利的电影去了。美国政府最后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影院播放欧洲电影然后大力扶持本土电影,这才有了好莱坞的崛起。近百年下来,随着国力的不断增长加上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的发展,美国人自然开始骄傲起来,从而不把别的国家的电影放在眼里。
这就是阿德里安相比盖·里奇最大的优势所在,他是美国人,他有自己的电影公司,他还有一个相当出色的总经理,更不用说还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现在是1990年!这种带着大量信息多线叙事却又并不复杂的电影对公众的吸引力远比9年后要大,更何况这是个很好的故事,也不存在因为时间或者环境不同让人无法接受。这些种种因素综合起来,拿到如此高的票房也是很正常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