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深入的讨论,我不元讶异地发现竟然有近半数的人把试婚等同于“同居”。
按字面的意思而言,试婚应当是婚前的“考试”,“考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
建立婚姻关系或者确定不结婚;同居呢,是一种状态而非过程,它或许与婚
姻无瓜葛。所以,在每次正式进行采访前,我会尽量准确而又比较婉转地向
每一位受访对象表明我的意思。
许多时候,他(她)们仍会误解或者弄错。我相信并不是所有受访者
们讲述的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也并非他们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观点真正就
是他们的本意。事实上,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但直觉让我信
任他们的坦诚,从他们的眼睛我几乎可以很快地捕捉到那些或充满忧伤、或
支离破碎、或完满美好得令人心动的往事的痕迹。
在以前,至少是在此次对我而言较为宏大、周全、长期的采访计划实
施以前,我对儿女情长、无病呻吟是不屑一顾甚至深恶痛绝的。我无法相信
在繁华喧嚣、充满希望的现代都市里,竟然有着如此之多看似超脱、但然,
实则脆弱又无助、渴求理解(或同情,哪怕是听他们说说话)的心灵!无论
他们是可爱的还是可恨的,无论他们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但他们都能直面
自己,有勇气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可否认,试婚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叛
逆传统、有违礼仪,至少是不尽体面的现象——这一点,于我的采访是最大
的收获。
在很多情况下,我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些受访者们所回忆的故事中
去,那些爱恨情仇、那些风花雪月、那些苦苦求索,似乎原本就是我们存在
的状态。爱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这是人类问了几千年的问题。但它们似
乎注定没有答案。有了答案,人类也就没有了动力,譬如把公式输入电脑,
人就可以找到爱和婚姻。实际状况却是,自从亚当与夏娃上了魔鬼的当,偷
食了伊甸园的金苹果后,爱与性就成了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罪恶”。读完
这些故事以后,你不难发现,这些敢吃“西红柿”的先行者们大多以悲剧告
终,或者至少,在我照例问他们“你觉得值得吗”的时候,他们都含糊其词,
顾左右而言他——我能说什么呢?在那种时候,当我坐在他们面前听完那一
个个色彩各异的故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