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摘自《马云在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上的演讲》
每个新晋创业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绝佳的创业机会,也有人望着那些成功创业者的范例感慨为什么那样的机会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机会说难找也难找,看起来像是机会的很多,但能够最终带来成功的并不是遍地都是;但机会也并不是只会降临到他人的身边,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
1995年马云因事前往美国,在那里他第一次见识到了一种叫作“互联网”的东西。“在市中心一栋写字楼里,我人生第一次使用电脑,第一次上网,发现当时的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中国的信息。在感受到互联网巨大魅力的同时,我发现了市场机会所在。回国后,我借了2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坚持到现在。”
在那时电脑是奢侈品,互联网更是还没有接入中国,对于马云而言,这些都是新鲜的东西。这次美国之行开阔了他的视野,同时也让他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机会。马云不是专业人员,也没有相关的知识,他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懂互联网,但是他敏锐地嗅到了“互联网”之中的商机。
在国内还没有接入互联网的时候,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将在未来起到多大的作用。他找人帮忙,为他的海博翻译社做了个简单的网页放到了网上。不久后他就收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回复。直觉告诉马云这个行业将来肯定有戏。
在那两周后,马云离开美国回到国内,行李箱中多了一台电脑。
回国当晚,马云就邀请了24位交情很深的朋友来聊互联网。但当时互联网在中国仍是陌生的词,讨论进行了两个小时,到最后还是没有人理解马云想要做的东西。听了他的话的24个人里有23个不同意,只有1个人说可以试试看。大家的不赞同并没有动摇马云做互联网的想法。
一周后,马云四处筹借资金,与妻子张瑛还有他的一个同学创办互联网公司。“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知识、商业知识,我开始了创业之路。我开办了第一家公司,和我的妻子,还有一位同学。我们东拼西凑了1000美元,创业之路非常艰难。当时,我觉得自己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经过马云的努力,1995年5月9日,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诞生。
这就是马云创业的起点。
马云常常说:“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