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就不开心了,于是开始跟刘岳算账,说自己造出来的船一艘要作价多少。
要知道,刘岳在他那里造船,除了物料之外,工人的报酬可都是由咸阳府库支取的,要不然刘岳也不会拿着农具做生意的,即便是他很富,但是也饿挡不住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耗费金钱。
所以听到这个家伙跟自己算账,刘岳就来了劲儿,不仅直接回绝,并且要求这个家伙到他的新封地的时候,要按照自己定的价格购买一切材料,同时也不会再那些工人的工资了。
这样一弄,刘寄当时就有些怂了,他本来只是想着占个便宜也没想到一个农具能够有多贵,但是他打错了算盘,那些东西不是贵那么简单的。
所以最后这条道路走不通了,于是就换上了一招,那就是软磨硬泡,随后,刘岳只答应给他一百多套,是各种工具合到一起一百二十套。
现在这东西可是僧多粥少,尽管有些部件大汉很多工坊都能仿造,但是在大汉,早在方羽造出火器的时候就制定了律法,任何人不加创造的仿造他人的任何东西,都需要将获利的八成甚至更多交由物品的的原主人,除非获取大汉官方和物品主人的同时授权。
刘岳这是将未来的专利法带到了这里,但是这对于保护知识产权,那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现在这种新东西的授权,刘岳还没有下放呢,所以没有人敢仿造,这种罪那被追究下来还是不小的,更何况,里面有一些精密部件他们根本也仿造不了。
当然这个授权也不会弄太久,刘岳会逐步将之散布出去,争取在春耕之前,让一些平原地区见到这种东西,在第二年进行大规模的使用。
当然各种部件除了核心部件的东西,刘岳已经在制造详细的图纸和授权证明,准备交给长安,睢阳,洛阳还有胶东以及大汉大型郡县之中的大工坊了。
他有新的东西要去做,特殊研究部门在他征战的两年多中,从咸阳学院以及民间收罗了不少的科技爱好者,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学到的知识进行结合,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很多的有意思的东西。
有些东西还很实用,所以刘岳准备大力发掘这些年轻人的潜力同时要给他们弄一个能够促进他们进步和上进的东西。
任何时代,只要是好的东西都有人愿意去争,而那些好的东西要么具有强大的实际价值,要么具有崇高的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