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堡的方位并非是正南正北,而是略微偏斜。关东义兵兴起以后,董卓挟持天子百官西迁长安,官拜太师,封为郿侯,发其手下兵卒修建郿坞,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作为他的永世基地。他的服饰车马皆拟天子,全族不论老幼,还是襁褓里的婴儿,男皆封侯,女为邑君,但在修筑郿坞时,没有像宫城一般,采用正南正北的方位。
城墙只开一门,其余叁面城墙不开城门,每墙正中凸出一座方形墙台,上建望楼,利用叁面方位可以使得位于墙根死角的敌人暴露无遗,形成有效的攻击射程,也可以有效地监视,侧击,夹击敌人,增加防御能力。同时,墙台也使得平直的城墙有了变化动感的造型节奏美感,使其曲折有致,更加美观。
修建墙台更是一笔不菲的投入,一般的小型城池往往不修墙台,可见董卓对郿坞修筑不计成本。
城墙四角还有可供瞭望观察的角台,角楼,雉堞,女墙,垛口更不必说。
城外有宽四丈,深二丈的护城壕,从地下管道引入郿水灌满,壕外战时还会放置虎落,铁蒺藜,不远处有董部屯军驻扎的营帐旧址,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整座城池固若金汤,除非从内崩溃,外部攻打简直难上加难。
郿坞内部积谷可足让数万兵马食用叁十年,不过随着曾在并州虎视眈眈洛阳的董卓被吕布刺死,郿坞城破,城内董氏叁族皆被处死,谷物珍宝被掠夺一空。如此要塞,被各路军马抢来抢去,现为敏军掌握,不可让他人染指。
她想起曾发生在此处貂蝉的故事,可能她的原型来自那名与吕布私通没有姓名的侍女,功成身退,已随清风而去,隐居云外,已经是她最美的结局。
董卓曾经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可能是对自己年老体衰,力不及心,才选择放弃,再也没有年轻时与羌胡匪寇来往交战的风发意气的一种安慰吧。
幽州公孙瓒,此时身居易京深宫,不敢擅离半步,在为刘虞报仇汉胡联军和南方袁绍的威胁下,城中人心不定,他怕一出城,便会立刻生变。
易京之外有十道壕沟,用铁做门,城内垒起数座高台,五六丈高,台上建楼,他自己居住在中央最高的台楼上,不与宾客亲信左右相处,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易门,文簿书记,都要在城上用绳索吊上吊下,如同与世隔绝。
袁绍北击,公孙瓒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