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只快乐的喜鹊,有个有本事的姐夫就是好,皇兄已经答应明天开chūnjiejie出嫁时她可以伴嫁出塞去关外游玩。有了一次就好办了,以前公主出宫找不到个好借口,今后想出去玩,一句姐妹情深的理由就够了,那塞外还不是想去就去?
“天热了就出塞,天冷了就回来。这儿雪景不错呀,关外的雪一定更美吧?我要喜欢,冬天也可以出塞”,永淳美滋滋地打着如意算盘。
玉皇顶,登封坛。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rì近,回首白云低。那是一种怎样的迹象?
“以外中礼旋,降禅云始,五玉既辑,万方胥赖。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伏惟大明正德皇帝陛下。以天覆之大,地容之厚”。
声音朗朗,诵奏天之书,一切礼毕,正德一人步上登封坛,投书于坛内,文武百官肃立于百尺之外,抬眼望天,横目望云,朔风呼啸,天地一人,这才是九五至尊,不知怎么,正德肃立良久,却只有孤孤单单高不胜寒的感觉。
“宣,杨凌近前”,痴痴地望着坛底横置的玉册皇表,正德忽然下令。
坛下的杜甫连忙高声宣旨,冻得鼻尖发红的杨凌急步出列,趋至登封坛下。
坛下一条长桌,桌子覆以七尺黄绢,案上放着一方玉碟,旁边还有一枝笔,天子如果有什么私人的愿望想要祷告于上苍,可以在玉碟上写下,然后投入登封坛,一同密封于泰山之巅。
正德步下登封坛,他的鼻尖也冻的通红,脸sè有些发白,不过气sè却非常好,正德走到长桌前,说道:“杨卿,近前”。
文武臣僚、命妇、皇亲、贵戚和侍卫太监们在远近看着,却不知道玉碟上刻些甚么。
手指轻轻抚上光滑的玉石封面,正德缓缓翻开金丝拴系的玉碟,微笑道:“杨卿,你来看”。
“臣遵旨!”杨凌拱手上前,闪目望去,那玉碟上一行行的,全是金灿灿的大字:
朕继承于少年,千钧于稚肩,诚惶诚恐,励jīng图治。巡九边、开海禁、革弊政、兴工商,镇佞妄,文治之行,洋洋洒洒,岂止万言。臣秉国之初,上承天意、下察民情,有忠贤之臣辅佐,一灭东海之倭、二降南疆洋夷、三顺西蜀之蛮、四除中原白衣、五平藩逆之乱,六靖塞北草原,以六战之功、开疆之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