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怎么能绘出画来?!’休息5个月,又去学做生意。做生意期间,一次到湘潭的一家五金店发现了胶柄的烙铁,小巧灵活,买了2把,又借了几千块钱买材料,再次拿起‘火笔’,这一次有了绘画的感觉。父亲喜欢书法,字也写得好。我的第一幅烙画作品工笔画《松鹤图》,父亲也觉得不错,于是他想到了祖先的《烙画诀》。
1989年,伯父到家看到我的烙画《松鹤图》,父亲对伯父说,我们祖先有个烙画口诀,你是老大,找找,看还在不在。伯父在一个小抽屉里找了《烙画诀》,像草纸一样的黄色纸张,已经破损,我细心整理现已存入电脑。我查过,我们家前大约9至11代,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在家具上烙花花草草名气也很大。”
李峰的故事告诉我,他的烙画始于家传。
李峰整理的《李氏烙花要诀》“烙花艺已千年,手艺精天下传,学习之从其法,法之本材为先,白檀香为首选,烙铁头要齐全,铲舌标球面锥,烙有序近后远,深浅色多变化,快与慢是关键,变粗细掌控难,压和转当勤练,变方向一瞬间,静气行意在先,后风干低温压,沸桐油浇其面。”李峰边实践边积累,其作品也逐渐成熟。1995年,有人买走了2幅烙画,1幅卖了500元,李峰特别高兴,也看到了希望。
1996年,李峰到了深圳,在商人邓铁成的支持下,烙画技艺更加娴熟,其作品也受到市场追捧,他说,最贵一幅卖到3000元。深圳、香港、东莞三地,5年时间,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感到身体不适,于是,他回到常德,带着近百万元的积蓄,在汉寿修房子,建画室,培养学生,门下六七十人跟他学习烙画技艺。李峰的烙画也备受关注。
2006年开始,汉寿县委宣传部特别支持李峰的烙画文化,先后带着他参加多种艺术博览会到长沙,参加湖南省首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首次获得金奖,李峰特别惊喜;到南昌,参加中国第四十三届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得金奖;到大连,参加中国工艺美术暨家具博览会,《毛泽东画像》《清明上河图》双双获得金奖,李峰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到深圳,参加文博会,获得金奖……
李峰回忆起一幕一幕很是自豪“大连是一座拥有3000多名烙画工作者的城市,当时,我的烙画是1号、2号展位,在展厅的入口位置,人一进来在我展位就不走了,广播里不时喊话,请大家进来;湖南省首届家具博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