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椰雕产品被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有“天南贡品”之誉,时进汞的乳茶碗,其外壁为椰壳,凸雕松梅纹饰,内壁嵌银片,古朴轻巧。
清雍正时期,椰雕造型纹饰及雕刻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椰雕器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品、用品。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已畅销南洋诸岛和欧洲各国,还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特产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将。
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富道村是着名的椰雕村。清乾隆、嘉庆年间,家家户户均有椰雕作坊。全村100多人,种植椰子树1000多株,男子悉精于椰雕工艺。
解放后,1953年海口市成立椰雕合作社,吸收道富村文必得等9名艺人参加,那时椰雕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1956年扩大成立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生产的椰雕先后参加苏联、捷克、波兰、锡兰、印尼、日本等国家特产博览会的展出。
还获得过民主德国颁发的一枚纪念章,老艺人文必得还上北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得到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京期间,他即席表演雕刻茶盒,获得二等奖。
海南文昌是椰子之乡,“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雕久负盛名。解放后,文昌椰雕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1956年,文昌县人民政府扶持成立集体所有制的“文城修刻社”,以发展椰雕工艺为主,有椰雕师傅7人。生产烟灰池、椰壳碗等产品,销售岛内外。
1978年文昌县椰雕工艺厂成立,拥有100多名职工,制作椰雕产品100多种,远销日本、美国、法国、印尼、俄罗斯等国。1978年制作的《鲤鱼吐珠台灯》参加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荣获“优质四新产品奖”。
1986年国家选派该厂椰雕师冯德鉴到坦桑尼亚传授椰雕技艺,受到该国元首接见。改革开放以来,文昌市东郊镇符史琼等30多家家庭式椰雕工艺厂相继成立,他们技艺精巧,生产椰猴、椰妹、纽扣、手提袋等。
海南椰雕的工艺有椰壳雕、椰棕雕、椰木雕三种
1椰壳雕。以坚硬的椰子壳为原料,经过磨光、雕刻、镶嵌等工艺制作成工艺品。雕刻的手法有平面浮雕、立体沉雕、通雕和沉雕,还有用金、银、锡、角、石、骨、檀香木、花梨木、贝壳等镶嵌装饰的。
雕刻的图案有人物雕、动物雕、植物雕、自然风光雕。椰雕的成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