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成多种不同的颜色铜可变绿和宝石绿,钴可得蓝,镁成褐,铂金变灰,混合氧化铜,钴和镁可得黑,而锡酸硼会变白。
在其熔化前,需要在窑内平均烧制14个小时。之后,可用长柄勺将“熔液”舀出,置于铸铁桌之上,或将其舀入铸铁模具中,进行冷却。
冷却后,你就可以得到像玻璃一样的片状硬物,你需要将之压碎并碾成初粉。一般情况下,珐琅工匠都是采购不同颜色的釉粉。当然,也可以买到釉片,甚至像浴盐般大小的晶体状釉。然而,以上各种形式的釉,他们的纯度,离可运用到表盘上,还差得远。
现今,对于珐琅工匠来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釉的品质。这并不是供应商在使坏,只是因为99的生产都是工业用途,像路标,砂锅,浴缸,而这些都是不能用于珐琅表盘工艺中的。除此之外,很多上色后的釉,如黑色和一些红色,一般都含有重金属铅和砷。因此,出于安全的因素的考虑,这些配方都已经过了修改,从而,也大大地降低了现在很多珐琅的品质。
“我们必须要找到其它办法解—新技术,来决这个难题”doiebaron解释到,“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幸运了,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库存釉,超过250种颜色。”
珐琅工匠还得继续他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一个清洗的过程,但是整个过程都需要非常地小心仔细。先是在玛瑙杵臼内将釉片碾碎。然后,用蒸馏水小心清洗,过硝酸,再次清洗,直到杂质被完全去除。硝酸不但可以溶解混合物中非同化金属微粒,而且还能处理掉其中的有机物,并使珐琅质地变得更硬。最后,把秞保存在一个小罐子内,用三层蒸馏水保护起来,而现在才是真正可以将珐琅运用到表盘上的时候。
关于可用的釉的品种,有两种归类法从它们受热后的外表或它们的熔点来归类。
乳浊釉能完全覆盖底层金属表盘。比如说,常用于全白表盘的覆盖。半透明或透明釉,就像彩色玻璃一样,让下面的金属底盘清晰可见。而乳色釉则是鉴于乳浊釉与半透明釉之间,能产生一种猫眼效应。此外,还有透明釉和彩釉。
透明釉,也被称作“软糖“,用在表盘之上作为保护层,或在上其他釉之前使用。它可以为金叶片,锡箔片固定出空间,也可用于固定某些片状物体和为其上涂层,这便是此类釉的定义。
彩釉组合排列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