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这正是以少拒多最好的应敌之策。
临行之际佘元帅吩咐各路大军要以守城为重,切不可贪功冒进。
单说杨宗宝领兵来到云州城中,将城防布置妥当,又与母亲柴郡主一道四处巡
视了一番。那云州城乃一边陲小镇,常住人口不足万人,但由于边关战事不断,城
防倒是坚固得很。
再说那辽国大元帅韩延寿亲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又收得刘义雄等
降将,更加气势汹汹。他听说宋军元帅是佘赛花,副元帅是杨宗宝,颇不以为意,
心想这杨家一老一少,怎能是他的对手。他也兵分两路,东路由他亲自率领,领十
万兵马与佘太君形成对峙,能拿下固然很好,拿不下也可以拖住佘太君,令她无暇
西顾;西路军则由他的弟弟,副元帅韩延辉率领,兵马十万杀奔云州城。韩延寿的
意图很明显,就是凭借优势兵力先拿下云州。
其实在云州南面百余里处还有一座城池就是应州,这应州的守城武将乃是那潘
仁美的两个儿子潘龙和潘虎。按常理出牌,韩延寿应该挥兵相对比较容易攻打的应
州才是,至少也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牵制应州。但他深知潘杨两家的恩仇,知道若
他派兵去攻打应州,云州守军必然会出兵相助,而他舍应州而攻云州,应州的潘氏
兄弟将不会出兵云州。
不日,韩延辉的十万大军已来到云州城下,将这座塞北小镇如铁桶般团团围住,
大战一触即发!事实也正如那平南王韩延寿所料,应州的潘龙潘虎眼看着应州被围,
却按兵不动。
话说这一日柴郡主立于城头之上,她看着身边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杨宗宝
年方十八,按说还只是个孩子,可为了大宋江山,如今却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她心想:要是夫君还在那该有多好啊!
杨宗宝心知母亲在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他对城下的十万辽兵并不在意,别看他
年纪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