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对。至于哪里不对,大伙儿不知,都将眼神投在了知非道人身上,等知非道人解说。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道“既然这位法师这么说,那么贫道便先行陪个不是,且容贫道分说一二,诸位再辨上一辨,看看贫道是否无端出口伤人,法师以为如何?”
观音尊者冷哼一声,却是不好答话,便只道“你且说来,自有公论。”佛门出身的大佬,岂会在佛法的认知上比不过一个根正苗红的道门修士?观音尊者自信,无论知非道人怎么说,都一定辩不过自己,甚至自己能借着这个机会,踩一踩道门,却将佛门的影响扩大,埋下无数种子,以待来日。
知非道人朗笑道“先前,法师曾言‘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可是有的?”
观音尊者点点头“出的贫僧之口,自是不会不认。莫非道长以为贫僧说的不对?还是道长心慕佛法,对我佛门亦是有诸多了解,还请分说明白。”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道“不巧得很,贫道虽然不喜佛法,然则佛本是道,故而佛家大乘小乘之说还是略知一二。”一句“佛本是道”,却是将观音尊者气的三尸神暴跳,那木吒也是面色难看得紧,反倒是陈玄奘,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别无表示。
知非道人又言道“据贫道所知,小乘佛法,讲究的是我空法有,认为天下万物与芸芸众生均是各种元素——法的因缘结合,故无独立自存的本位——我,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法是存在的,然由五蕴所组成的“人我”却并不存在。大乘佛教则是“法我皆空”,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如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却是认为天下万物与芸芸众生皆是互相依存的种种表现围绕并无固定的实体。此大乘佛法小乘佛法理念上的差异,实则可说同出一源。贫道之言,可有谬误?”
观音尊者脸色更难看了。诚然,知非道人所讲,的确是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在理念上的认知,只是知非道人有意遣词造句,说的相对笼统玄奥,虽然在观音尊者这等人物面前能够清晰地看出两者区别,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近乎一样的说辞,难免会误导旁人,以为大城小乘佛法理念上都是一样,诚是可恨,偏偏无能辩驳。信口雌黄的事情,至少观音尊者是做不出来的。
哼了一声,观音尊者道“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