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说。想那剑阁道乃是诸葛丞相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而成,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木质栈道早就朽坏脱落,许多地方只剩当年石壁上的孔洞见证着丞相当年的伟业,如何能让人通行?他又非要沿着剑阁道遗址走。也亏的他艺高胆大,在绝壁间纵穿横跃,间或借着崖间古柏,倒也过了这三十余里的天堑。
回头望望,此刻的知非道人也忍不住有些两腿发软,再来一次,他可不敢自信还有这般胆气。后怕之余,还有一种别样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对于金雁功也有了更深的体悟,也算是大有收获。
一时念起古人修筑剑门的伟业,有心赋诗两句,奈何才学微薄,愣是吟不出什么,无奈背了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随即走入关内。
灰布道袍上多了几个补丁,针脚凌乱,甚是丑陋。却是知非道人过剑阁道时被划破的,在剑门关内随意找了个地儿自己打了补丁。沿着剑门蜀道走来,路过钟会故垒、姜维祠、邓艾墓等地,都会驻足留顾,略表瞻仰。
这般经历,像是让他见证了历史沧桑。风流人物俱往矣,汉家风物万古常在。知非道人心里默默道:“自应竭尽全力,不可使‘莫怪临风倍惆怅,几人识得汉家衣’的悲哀在后人那里出现。”
沿着官道走了许久,至天色将暮,才到了一处城镇,唤做梓潼县。街上人群不多,各个栈却是近乎满座。毕竟此地也是直通剑门,往来商极多。所谓‘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是以行商过少有还在外面逗留的。
知非道人正要找个栈投宿,目光一转,却见街角有个十岁左右的孩童,那孩童衣服破旧,有些偏,倒是算不得脏污。吸引他的是这童眸眼澄澈,令他莫名心动。
细心观察下,更能见着这孩子举动间另有气度,倒像是幼蒙庭训的世家公子。知非道人不由升起了收徒之念,也算在这方世界留下传承。他目光留驻少许,却并没有现在就找过去的打算。道家收授弟子传人,向来是师父找弟子,之前必然会做一番了解。
正要进的栈,寻人打听一下这孩子的一些情况,再做决定。那孩子也注意到了知非道人的目光,他也不畏怯,大大方方的向知非道人走过来。然而,知非道人却是一脚踏入了栈,并没有找他搭话的意思。这孩子却也神色不变,只是愣了下,坦然的从门外走过。
知非道人一直在留意着这孩子,寻二要了碗面条,一边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