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生的孩子也全是奴籍。心里想着这些才又活了下来,念念不忘还有个女儿要她去搭救,丈夫不知在何处,婆婆又办了这样的事,女儿除了指望她,再没有别的希望了。
等见着女儿,她竟过得不错,还识了字学了算帐,从她嘴里更是没听过什么挨打受罚的事儿,儿子回来了,女儿还能干,把她手上一事儿都接过去,她也确是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可这会儿石桂把打理房子的事儿交给她,她也确是高兴的,多少年没能做过主了,还是跟绿萼两个摆摊的日子过的自在。
石桂说交给了秋娘,就真的全交给了她,房子的事儿一概不再过问了,等秋娘问她了,她才说上两句,还提了一堆,说想在院子里头扎个秋千架,两边种些花树,她的屋里还得有张书桌,最好能有一排书架:“什么材料的倒不要紧,竹的也成,竹子的还更便宜些。”
一套竹家具,又便宜又清凉,总归穗州冬天也不冷,就用竹床竹桌竹椅子,到原来那个买竹碗的老板那儿订,还能饶上几个钱。
秋娘皱了眉头,怎么想都不够,石桂抿了嘴儿笑,把这事儿给了秋娘,铺子里头一时没有要忙的,她竟能坐下来,拿针扎上一朵花。
许久不动,手都生了,真个闲下来,还得练字画画,再不济也能教一教喜子,秋娘看着女儿坐在床边上歇着,心里害怕钱不够,那就得更多卖些,只当是女儿觉着生意好便不担心了。
她试探着开了口:“要么,咱们那一天裹些粽子,做些糖糕,那天看龙船下水,吃饭的人只怕少,吃点心的人倒多。”
石桂手上拿着绣花绷子,一只手捻着针,一只手捏着竹边,把笑意藏住了:“我竟没想着,船上也不要饭了,说书的只怕也得歇着,还是娘支过摊儿,要不然咱们刚买了房子就砸了一天的生意。
夸得秋娘脸红,又有些不好意思:“你在宋家哪里瞧得见什么节庆,就是这节里年里生意好做呢,天儿这样热咱们多煮些酸梅汤五花茶,再问问王娘子有什么点心好做,粉粿小粽子都做些。”
石桂想得一回:“可那碗太沉了,那天人又这许多,要是不还回来,咱们可不亏了。”其实她想的是去卖小炸肉丸子,十个一包卖八文钱,十五个一包卖十文钱,早就跟竹店老板说了,竹签子头全磨平了,比牙签子长些,她买了两大包。
丸子做的鸽蛋那么大,现炸了推出去卖,再配上些酸汤,前面一辆车在卖,后头立时现炸,不信生意不好,虽比卖饭利薄,可却能卖得更多,早早就和猪肉店的老板定下了猪肉。
秋娘倒想了法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