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策略和准备都没做好,就已定下出征日期。这又是什么?这是游兵散勇、乌合之众。这种情形下,最好的状况也不过是孤军深入被人截而食之,若糟糕些,万一前线溃退,可就要丢城失地了。
本朝立朝时,正赶上北方内乱分裂,这些年北朝东、西之间相互交伐,才能赢得二十多年的承平盛世,积攒下些国力。若一朝消耗殆尽,日后再想北伐,真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二郎心中烦恼。
但这些事对如意说又有什么益处?他便岔开话题,“说起来你和表哥的婚事定在什么时候?再不赶紧,也许就办不成了。”
如意没明白二郎的“很要紧”是说北伐局势不妙还是怎么的。忽听他调侃自己的婚事,恼道,“才不会办不成呢!”
二郎憋了一口气,忍不住又哼了一声,别过头去不再理她。
如意的公主府最终还是选在了二郎隔壁——毕竟当初建府时他就预留了这个位置,且霸道的一留就是六七年。如意若还要“变卦”便太欺负人了。
二郎并没有说错。
五月里,徐茂再度调任徐州刺史,都督青兖徐三州军事,出镇彭城。九月,天子下诏北伐。以大司马萧守义为主帅,尚书右仆射杨琰为副帅都督诸军,大举出征。
徐仪作为大司马府中主簿,也随军出征。
少年心事当拿云。那个时候他正意气风发、一往无前。
最长不过一年——这是徐仪给自己此行估算出的时间。
他并不是凭空估算,而是综合考量了朝廷定下的战略以及筹措、押运粮草的能力和大军的消耗。总体而言他对这次北伐并不看好——一旦北朝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这场仗便将打得十分艰难。而如此庞大的军队出征,若不能速战速决,后期将难以为继。一年几乎就是极限。
但是对于自己的初阵,徐仪依旧不能不满怀热血。毕竟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少年,对于一旦战败后可能面临的局面,他还没有切实的担忧。
“等我回来。到时陛下若还不让我们完婚,我便亲自去求。”他这么对如意说。
“那你一定要战胜啊。”如意便笑答道,片刻后又道,“不过胜败是兵家常事,你也别……”
徐仪笑着打断她,“放心。一定会赢的。”
大军出征那日,虽说不能亲自给徐仪送行,如意也还是出城来了。
金陵城并无外郭,只以篱为界。出北篱门便是直达京口的通衢——淮南各重镇都已被收复,建康不再时刻面临自北而来的威胁,故而在本朝京口重镇的地位早已不比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